作者 莊信德 2008.04.06
選舉的結果太過沉重。沉重的並不是支持的候選人落敗、反對的候選人當選,沉重的乃是教會對於公民社會參與的心態。
這裡所指涉的教會並不分藍綠、甚至無謂聖俗,而是指每一個跟隨基督的信仰群體。面對76.3%的總統投票率,卻只有36%不到的公投投票率。如果問2008年台灣的大選中,基督徒有何信仰反省之處?筆者認為是「虛擬公共性的覺醒與守望」。
一、虛擬公共性的覺醒
全國民眾322的焦點幾乎全部集中在「馬謝」兩人的身上,卻對於「公民投票」顧若罔聞。表面上,總統大選是一個典型的公共事務,但是實際上,在總統大選拼經濟的主軸背後,卻是真真實實個體利益的投射。
在全球化金融脈絡中擱置主權爭議,以求得最佳獲利的思維邏輯,所反映出來的是個人利益極大值的欲望。這種渴望經濟繁榮勝過一切價值的欲望,將會相對化其他重要的價值,例如:「民主」。
當台灣的選民在期望經濟不斷發展,獲利不斷揚昇的心態下,認為台灣社會「新加坡化」並無不妥時,我們赤裸裸地見證個人經濟欲望高過社會群體價值的迷思,這種思維假定了「沒有經濟一切價值都是虛假的空談」,唯有經濟才是一切價值的基礎,而這種公共性最大的羡慕莫過於未來的政府,有朝一日可以效仿新加坡政府退稅給人民。
當一切價值都是從個人獲利的多寡來進行判斷的時候,一切的公共事務都是個人實際獲利的投射,也因此淪為一種虛擬的公共性。「公共性」本身失去它獨立的存在價值。
台灣的百姓在民進黨與國民黨將公投「工具化」的操弄下,失去一個向國際發聲的宣誓契機。一心渴望經濟發展的多數台灣民眾,卻對於無法達成實質利益的公民投票失去判斷的能力。
■ 失去向國際發聲機會
因為公民投票既不能增加國民所得,也不會讓對岸的中國政府快樂,更不會活絡台灣的經濟活動,這樣的投票對於民眾而言根本多此一舉。
民進黨期望公投可以連帶刺激其支持率,而造成「公投綁大選」的工具化扭曲,在國民黨這邊則將公投變成反制的工具。
國民黨從原本擔心被民進黨壟斷公投議題,失落擁護國家主體的制高點,而相應推出「返聯」,以對抗「入聯」;到後來竟然拿「浪費公帑」的概念來降格公投的意義,放任幕僚與支持群眾策動「拒領公投票」,進而反對自己也參與提案的「返聯公投」,如此自我矛盾、搖擺不定的立場,實在是荒謬至極、令人痛心。
試想,一個強調主權獨立的政黨竟然如此屈從武力的中國與利益的美國,甚至用經濟利益的維護作為誘使人民放棄價值表述的陷阱,322之後的未來四年能不更加儆醒於國民黨隨時開創的虛擬公共性嗎?
試問,面對這樣操弄神聖公共性的台灣政黨,教會還能夠蜷縮在教堂的圍牆裡,歌詠著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神聖公共性嗎?
二、建構公共性的守望
信仰群體永遠是價值公共性的建構者,我們一方面將上帝國超越的價值,向這個扭曲的時代宣講,另方面則是致力將這個超越的價值實踐在這個扭曲的時代當中,而這正是聖經中的先知精神。
不論是在國家承平時期批判大衛王的先知拿單,還是國家分裂時期針砭南北國時事的眾先知,甚至是見證亡國被擄的耶利米與以西結,上帝都在在讓先知們站在守望者的角色,嚴嚴地扮演上帝國價值的入世批判者。
面對台灣社會急速傾斜的個體化價值,如何揭露虛擬公共所潛藏的危機,絕對是未來冀望馬照跑、舞照跳的台灣社會所需要的烏鴉之音。 教會面對未來的公共領域需要謹慎以對的是台灣社會在公共事務逐漸「香港化」與「新加坡化」的傾向。且不論35%支持公民投票的民眾是否全都都是民進黨的支持者,至少有65%的民眾根本不在意一種公共價值的擁護。這對於國際社會而言,所傳遞出來的訊息絕對是極度嚴重的「自覺意識低落」。
■ 謹慎台灣香港化、新加坡化傾向
322之後的台灣教會所需要關心的,將不再只是教會人數的增加與禮拜堂的興建,同時也要更加謹慎地面對公共價值失落的社會危機。
在大選期間所爆發的西藏危機,台灣的社會幾乎沒有見到具體的聲援活動,除了少數民眾在自由廣場前自發地守望之外,大家已經都遺忘了那塊土地上受苦的百姓。而不斷冀望躋身國際經濟舞臺的台灣政府,未來所要面對的必然是更為嚴峻的主權挑戰。
在主權問題上如何不要西藏化、香港化,在民主價值上如何不要新加坡化,都是需要教會參與守望的公共議程。
廿世紀著名的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1896~1965),針對教會與社會的關係做出一個「屬靈群體」(spiritual community)的思考,田立克認為屬靈群體遠比教會裏面的信仰群體更大,是一個涵蓋大多數公共領域的群體概念,在其中有聖靈動態的轉化作為,讓教會不斷見證聖靈在群體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