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論壇》

| | | | 轉寄

暢銷書的背後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身為基督教文字工作者,每次讀到這類談到基督教文字工作應該努力面向廣大非基督徒讀者的文章,心情總是很複雜。

 一方面覺得自己又被上帝提醒,再次看見上帝的心意原是要萬民得著祝福,身為基督教文字工作者的一份子,理當在傳福音、藉由文字讓基督信仰觀念潛移默化這件事情上貢獻心力。

 另一方面又有些擔憂,擔憂這樣的文章是否會讓讀者誤以為基督教文字工作並未好好承擔起這項任務。

 甚至我擔心讀者因此質疑基督教文字工作的專業,對我們的出版品心生疑慮,覺得我們只是在跟基督教圈內的人說話?這種負面的心態,對於文字工作的殺傷力,有時是難以形容的。

 就筆者在基督教出版界工作多年的經驗,倒是很深刻地體驗到:從很久以前,文字工作早有不少有志之士就積極思考著該如何「選題」、「包裝」、「行銷」,甚至包括「栽培作家」,好讓基督教的出版品,能夠進入一般非基督教的市場裡,讓上帝的福音有更多機會被人認識。

 事實上,單就基督教作家施以諾先生和張文亮老師,就有很多背後的故事可以訴說。

 的確,我們很欽佩主流出版社在《信心,是一把梯子》這本書上所用的心思,不管是書名或是封面設計都極具巧思;此外,我們也很敬佩出版《電學之父─法拉第傳》的文經出版社,他們投入許多人力,向各機關學校推介這本書,間接促使連鎖書店詢問購買的人增多,使這本書長銷不墜。

■ 背後的血汗

 但是,吃瓜當知種瓜的辛苦。我們看到《信心,是一把梯子》或是《電學之父─法拉第傳》如此受到歡迎,便不能不知道,在這兩本書背後,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好比《信心是一把梯子》的作者施以諾,早在這本書出來之前,就以《單純,所以傑出》等書成名已久,慢慢培養出許多喜歡他書的讀者。

 《單純,所以傑出》同樣也是金石堂暢銷書,可是這暢銷書得來不易。

 以現在金石堂、誠品的進貨條件來講,出版社想將書擺在他們的店面,一般的折扣都低得嚇人,假如再把中盤商也考量進來,出版社幾乎都是用淨利不到一成的價格供貨,而且這還只是確保書能進連鎖書店!

 至於能不能收到書錢,則是另外一回事,因為連鎖書店採取的模式是寄售制,書賣一本才算一本的錢,很多時候,書去書店了快一年,封面早因時間泛黃,才被退書回來,這書不但沒有幫出版社賺到一分一毛的錢,甚至以後也不能再賣錢了,只能認賠作收。

 除此之外,連鎖書店也不可能只進一種書,他們雖然喜歡暢銷書,但也希望自己的店面書種愈多愈好。

■ 不計代價的付出

 據筆者所知,出版《單純,所以傑出》的橄欖出版社,也有很多自家的出版品放在各連鎖書店裡,粗略估算大約廿種書好了,金石堂一百家門市,每家每種都要一本,那就等於有兩千本書是押在金石堂門市。

 換言之,出版社錢還沒賺到,就先得不計成本地把兩千本書(按定價算約五十萬元的貨品),免費供連鎖書店差遣,而且隨著投入的時間愈多,投入的成本愈大,甚至可能上了百萬也不離譜。這對盈餘本來就不豐厚的基督教出版社來說,是非常大的負擔。

 但也就是橄欖出版社這樣不計代價,數十年如一日地付出,終於有一年,有點果效,施以諾的書受到歡迎,成了暢銷書。沒有橄欖出版社的經營,我們永遠不會有一個作家施以諾的出現,自然更不會有主流出版社的那一本《信心是一把梯子》了。

■ 編輯的十年陪伴

 至於另外一位作家張文亮,出版其《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的校園書房出版社,為了培養出這樣一位作家,也付出相當心力。

 早在還沒幾個人知道張文亮老師的名字之前,有位資深文字工作者吳鯤生,就經常在寫作這條路上陪伴著他。

 當時的吳鯤生,自己是《校園雜誌》的主編,因為欣賞張文亮老師文章的創意,便和旗下另一份青少年雜誌《佳音雜誌》主編胡嵐芸姐妹商量,開始在雜誌上刊登張文亮老師早期的著作。

 據筆者向張文亮老師幾次採訪的經驗,張文亮老師對於吳鯤生和胡嵐芸願意採用他早年寫成的文章,是非常感激的,因為這給了一個初出茅廬的作家很大的鼓勵。

 除此之外,吳鯤生也常常和他討論未來的寫作計畫,還不時送書給張文亮(其著作《兄弟相愛撼山河》,就是起源於吳鯤生送的一本書)。這樣一點一滴地陪伴,十年過去了,才慢慢有個作家張文亮出現,也才開始有個《電學之父─法拉第傳》的寫作計畫。

■ 支援不足 停刊收場

 假如當年,吳鯤生沒有看見張文亮老師的寫作天份,沒有提供《佳音雜誌》這發表的園地給張文亮,更沒有一路相陪、彼此提攜,我們可能到現在都不會有《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電學之父─法拉第傳》也仍在未定之天。

 《佳音雜誌》十年前因為訂閱不踴躍,長期不堪虧損,終於宣佈停刊。假如今天又有個張文亮,沒了《佳音雜誌》,他該去那裡尋找舞台?出版社又該用什麼方式栽培這些極有潛力的作家?

 有個故事也值得一說。早在廿年前,也曾有過一份針對非基督徒大學生所製作的《今日校園》雜誌,這份雜誌立意良善,想要從影響一代知識分子開始做起,讓福音的種子,從大學生理慢慢發芽、結實。

 然而,儘管立意頗佳,卻未得到全台灣教會足夠的支援,終於也以虧損過多停刊收場。假如那份刊物能持續辦到今天,提供了一個適切的平台,讓所有有志於文字工作、在各行各業工作的基督徒,都用這個平台來練習該如何向非基督徒說話,用這個發表園地磨練自己的能力,也從這個平台得到鼓勵,搞不好今天早就有十幾個像張文亮、施以諾這樣的人,在金石堂、誠品等大型連鎖書店,用深刻睿智、或是溫馨故事,將福音傳遞出去。

■ 信仰的六個階段

不過,這樣的情況,也不能太過苛責華人教會。筆者最近剛讀了一本書,名叫《信仰的六個階段》(Stages of Faith),作者詹姆斯.佛勒(James W. Fowler)將一個信仰者(特別是基督信仰)從初信到成長最終成熟的過程,分成六個階段,若以這六個階段來看待華人整體教會的發展,相信我們對於華人文字工作理當會有另一番體悟。

《信仰的六個階段》,將信仰的過程區分成:第一階段,「直覺與投射的信仰」(Intuitive-Projective Faith);第二階段,「神話與文字的信仰」(Mythic-Literal Faith);第三階段,「綜合與形成慣例的信仰」(Synthetic-Conventional Faith);第四階段,「個人與反思的信仰」(Individuative-Reflective Faith);第五階段,「整合的信仰」(Conjunctive Faith);第六階段,「整全的信仰」(Univeralizing Faith)。

第一階段,「直覺與投射的信仰」,一般又可稱為「信仰孩童期」。就一個初信者來說,他對信仰的認識,很多時候靠的是直覺與模仿,此時也會對上帝有很多心理的投射,這很像一個三、四歲的小孩,他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很多是靠直覺感受,以及從父母親那裡學習模仿而來,他可以認識這世界上很多東西,但是比較沒有辦法用理性的思考加以解釋,處身於第一階段的信仰者亦是如此,他可能開始領略信仰的豐富,但還無法有一個完整的信仰架構。

第二階段,「神話與文字的信仰」,一般又可稱為「信仰的青年期」。此時,信仰者開始認識信仰裡的豐富,對於一個信仰體系裡的故事、象徵、教義信念,都有更多的接觸,換言之,此時的信仰者更能夠將自己的信仰,用文字或語言加以描述。一如人進了青少年時期,慢慢會使用理性的思考,來理解外界的事物,而不再像孩童其那般,單單靠直覺和模仿。

第三階段,「綜合與形成慣例的信仰」,一般又可稱為「信仰的成年期」。信仰者對信仰的認識日深,開始能夠把自己的信仰體系做一較為完整的描述,過去顯得片段或支零破碎的信仰,如今漸漸有了個整體輪廓,並且因此開始有些習慣或慣例的養成,遇見一些事情,會用這樣的信仰輪廓詮釋,日常言行舉止也都有個既定的模式。就像人邁入成年,以前所經驗到的人事物,現在都在大腦裡融合成一體,有些習慣也慢慢養成,對世界的看法開始定型。

渡過上面三個信仰從孩童進入成年的階段後,下面這三個階段,則可說是「成年信仰」逐步邁向「成熟信仰」的過程。第四階段,「個人與反思的信仰」,信仰者在形成一個完整信仰架構,也用這個架構過了一段日子後,因為仍舊與外界事物多所接觸,他慢慢會意識到自己信仰體系的不完整,有些問題,甚至是自己的信仰群體也無法回答,是身為個人的他必須自己去思考解決的。在這個信仰期的人,會對社會議題非常感興趣,他門希望自己的信仰,能夠與社會有更多的對話,也希望自己的信仰能為社會帶來改變。他們開始試著站在信仰傳統的基石上,對於新出現的問題構思回應之道。

第五階段,「整合的信仰」,在經歷過第四階段的反思之後,信仰者的信仰逐漸擴大,也逐漸富有更多的彈性,也帶來更多力量,但是這樣的擴大和彈性,還是比較在不同的議題上出現,彼此之間仍欠缺一個較為緊密的連結,有時甚至會出現很大的矛盾。終於有一天契機出現,這些原本彼此不通、互相矛盾的新構想,日漸整合,信仰者終於明白,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部份,都可以用一個更完整的信仰加以詮釋和統整,此時甚至會發現,原來傳統信仰早就提供解答,只是自己並不知道應該這樣去想、這樣去理解。

從第四階段到第五階段,信仰者常常是因為突然遭遇極大的變動,可能是生病、可能是至親過世、可能是工作遭逢大挫敗,一瞬間的大震撼,反而促使人有力量去統整自己的信仰。這一階段的人,可以將信仰闡述地極為動人,他深諳傳統信仰的深邃美麗,但是遇到無法接受傳統信仰某些象徵術語的人,他又可以很自然地用這些人能夠接受的方式,將信仰傳遞出去。這一階段的信仰者,他們對人的影響力,已遠遠超乎前面四個階段的信仰者,從旁觀者來看,信仰對信仰者來說,已然是件再自然不過,也相當具感受力的事。

第六階段,「整全的信仰」,達到這個信仰的人,其實並不太多,甚至很多都因此犧牲了生命。此時,信仰已經和信仰者的生命緊密相連、息息相關,他的一言一行,都散發出信仰的光輝,他也能看見一個社會最大的需要,並帶著信仰的熱忱投身其中,無怨無悔。很多人可以從他的生命得到啟發,不管是同一信仰的人,甚至是沒有這個信仰的人,都可以從他身上學到智慧。此一階段的信仰者,他對人、對這世界的影響力是最大的,代表人物像是德雷莎修女、馬丁路德金恩。

誠如作者詹姆斯.佛勒所說,一個人的信仰要從第一階段進展到第四、第五階段,絕不是一蹴可幾的事,往往要伴隨著年歲和時間的增長,也伴隨著不斷的學習和探問,,甚至有些人,可能一生都停留在信仰的第三階段,而從不自覺,而且越到信仰的後面階段,要往前邁進就越是困難。因此,詹姆斯.佛勒特別強調,《信仰的六個階段》不是要寫來讓信仰者對別人品頭論足的,反之,佛勒鼓勵讀者,用他這六個階段的模式,來省思自己的信仰是否還有成長空間,還有什麼是可以努力進步的方向。

■ 信仰出版的六個階段

筆者覺得,「信仰的六個階段」,除了可以幫助個人用來檢視自己目前信仰的成熟度,對於教會群體的信仰成熟度,也有一定的幫助。好比,當一個教會群體裡,第四階段的人較多了,那麼整個教會呈現出來的就比較,會是第四階段信仰者所關心的問題。

而回顧過去華人教會一、兩百年的歷史,其實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華人教會群體是掙扎著從第一階段不斷往第二、第三階段成長。從早期(例如:清朝)很多基督徒是因為基督教趕鬼比較靈,或是基督教代表富裕西方,而成為基督徒(第一階段),到慢慢開始弄清楚一些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並且有了一個公認可接受,承載基督教故事的聖經譯本(第二階段),並站在這個階段上,逐漸補充神學和解經方面的知識,進而讓教會會友們,都能對基督信仰有個較為清晰而略具深度的認識(第三階段),最後開始有些基督徒站上第一線,針對社會文化議題發聲,成為各行各業的頂尖領導份子(第四階段),而我們很高興地,華人教會裡也越來越多第五階段,甚至第六階段的人物出現,上述的張文亮老師,或是孫越叔叔,已逝的杏林子,是比較有名的例子。

這不是說,在華人教會成長的歷史中,從沒有出現過第四、第五、第六階段的信仰者,好比孫中山先生,就是個最有名的例子。但是個人以為,華人整體教會的信仰成熟度,不能單靠這些個別案例來判斷,較合理的方式,是要從所有信徒中,哪一階段信仰者的比例較多來判斷。這也是為何筆者會認為,華人教會在過去兩百年間,逐漸從第一階段成長到第三、第四階段,便是因為第三、第四階段的信徒人數增多了的緣故。

假如這樣的分析有道理,那麼回過頭來看近四、五十年來,華人基督教出版社的出版品,就很有意思。其實可以討論的點很多,筆者按本文需要,姑且先歸納出幾點。第一,神學、研經、釋經類的書籍,在過去三、四十年裡大幅增加,這是因為華人教會裡,有越來越多第二階段正邁向第三階段的信徒,他們需要扎實有助信仰紮根書籍,好讓所信的不至於太過倚賴感覺或太過片段,因此我們絕不能對過往出版的事經書籍、神學書籍有輕看之心,因為那是一個信仰群體的成長所需;第二,因為華人教會處身於第二往第三階段邁進的過程,對於第四階段、甚至是第五階段會關心的問題就缺乏認知,這也是為何在二十年前的《今日校園》會得不太到奧援的一個因素;第三,因為華人信徒大多仍在第二、第三階段,在傳福音上,使用的語言多是基督教內部的術語,還是有人因此信主,但是在一個儒家、道家、佛教文化,以及近年來現代、後現代文化背景濃厚的土壤中,只用基督教術語宣講福音,聽懂的人實在太少,這也是為何過去四、五十年,台灣華人中信主的比率總是只有 4%。但是,如果有多一點第四、第五,甚至第六階段信仰者出現,他們能夠將信仰用生命、用工作,有的甚至能用一般人也能了解的語言闡述出來,那麼信服的人、感到有興趣的人,自然而然會比過去只用基督教術語傳講吸引的人多。

■ 結論:生命改變生命

聖經說:「凡流淚灑種的,必歡呼收割。」這一點,更是反映在基督教的文字工作上。一個作家的養成,需要有充足的時間,更需要足夠的發表園地,除此之外,也需要有編輯和出版社願意一路相伴、一路相陪。而放大一點考量,華人教會本身的信仰成熟度,也是決定華人文字工作是否能改變的關鍵因素。

且容筆者在此暫時下一個結論:一方面,身為文字工作的一份子,筆者期盼邀請每一位讀者朋友、教會牧長,再多採取一些行動具體支持基督教的文字工作,正如李鴻志牧師文章所言,文字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您可以開始訂閱上述這些雜誌報紙,讓優質的文字發表平台得以維持下去;您也可以在您的每月預算裡,多騰出一些買書的經費,購買兩、三本基督教出版社的書籍,前文提到的張文亮老師就跟筆者說過,他很願意掏錢買書,因為這是支持文字工作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整個基督教出版業者,也可以用更多時間來思考,怎麼樣讓現在已經可以說是第三階段的台灣華人教會,往第四、第五階段邁進,涵蓋的議題包括「文化使命」、「市場神學」,也涵蓋了「讀經生活化」和「生命的陶造」、「品格的形塑」,這些主題,都有助於一個信仰者進到第四、甚是第五階段,更深發覺基督信仰裡的豐盛,並且深刻地活出來。

今天的台灣教會,最需要的是信仰成熟的人。這群人用生命來影響生命,其影響力是持續的,其效果也和拿著福音單張陪談大為不同。因著過往大家的努力,整體教會的素質,已逐漸從「青少年期」邁向「成年期」,我們真的可以期望,未來不管是在教會、是在文字工作裡,甚至是工作中、社會場域裡,有越來越多第四階段、第五階段的信仰者,開始用生命、用所有人都能懂的語言、用融會貫通的智慧,來傳揚福音,相信,擺脫4%的日子,終會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