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莊信德 2003.03.16
莊哥平安:
最近好嗎?想要跟你談一下我個人目前的信仰狀況,希望不會太打擾你的時間。我覺得目前的我非常的迷惘…………。我是個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我覺得基督教其實已經內化成我生命的一部份(意思是很多對於教會的事情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或習慣)。可是最近感到內心裡有很強烈的衝突與反抗……甚或應該可以稱為背逆吧!but……是在內心裡……對教會…對我從小深信的信仰產生了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反彈。當我昨天聽了你的分享之後……我有種想哭的衝動……。因為我長久以來以為自己有問題,於是我不斷的要求自己要順服,要照著我從小所被教導的「知識」去行。然而卻覺得非常地痛苦,並且對於不能理解自己的反應而感到相當不安。
過去的我曾經也能夠深深享受越服事越甘甜的道理,曾經就是單純的相信並且投入,有過深刻的感動、真誠的感恩,也許也有喜樂吧?(現在卻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喜樂)兩年多前,開始覺得信仰與自己產生了極大的拉力。好像要帶著面具上教會,因為誠如你所說的,我們都很清楚知道教會要的宗教語言。因此,我實在是感覺在所謂的世俗中反而比在教會中快樂。當牧者說那種快樂是體貼肉體放縱私慾的快樂,是上帝所不喜悅的,可是我卻覺得其實好像也沒有多放縱啊,我也在正確的道德範疇裡面啊,只是不想被規範罷了,不太會去形容內心的掙扎與矛盾,那是一種極大的矛盾。
漸漸地開始覺得以前的自己上教會的種種,是不是只不過是一種形式,一種因為相信而不經思考的行為。所以我開始覺得要擺脫形式上的東西,更可怕的是,我甚至會懷疑以前的自己,否定以前的自己。因此我就開始不太上教會。當然,也成為教會的黑名單,被貼上不屬靈的會友標籤。於是我開始想一些敬拜的問題,其實就像昨天所說的,只要用心靈與誠實來敬拜 神。可是最後我竟然發現發現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接下來,才慢慢能理解為什麼 神要我們去教會,因為 神要透過人所能理解的形式來認識祂(我是這樣想啦……因為人的有限無法理解 神的無限)。走了一圈,我又回到了教會。
但是心態卻跟之前截然不同,我反而開始對一切產生懷疑與不信任,並且內心對信仰的反彈讓自己有著極大的罪惡感,質疑卻不敢提出,因為我從小在教會長大啊!尤其在面對服事的邀請,覺得若不是心甘情願的,便不願意去做。愈被要求,我就愈反抗,外在環境愈是教我要順服,我就愈是悖逆!當然,表面上看不太出來,只是自己很矛盾。牧者或是小組長總是拿聖經中的教導來勸我,但卻使我越來越懷疑自己,我覺得他們都是走在框框裡的人!我不想!也不認同!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錯了?我知道上帝很愛我,這一點我從沒有懷疑過。我也知道我愛 祂,也許沒有很愛:)只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出問題了?我扭不回來,真的,我沒辦法再回到框框裡面……
天啊,我好像寫太多了!希望你不會眼睛痛才好:)sorry…你可以選擇回應或不回應,因為我知道信仰是要自己一步一步去經歷的,但是非常感謝你看完這封信,對我來說已經很安慰了,我一直在向 神說對不起,我愛不出來。甚至連禱告都覺得有困難,不知道上帝會不會原諒我?
| |
美玲平安:
很高興收到妳來信的分享,妳的心情真的是許多我們這些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們共同的掙扎,甚至是煎熬!在我簡單回應之前,想先告訴妳的是,誠如妳自己明白的,不論我如何回應,信仰這條路畢竟是需要自己一步一腳印,不斷和上帝摔跤之後的生命經驗。
首先,是信仰
從「傳統知識」到「真實經驗」的過程。妳知道從傳統的知識走到親身的經驗需要時間,而妳自己在成長的歷程當中,確實也曾經經驗過這種簡單且單純的喜樂、滿足,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似曾相似的信仰感受已然消失於無形。於是我們自然地會著急了起來,因為我們渴望看見眼前的矛盾能夠消失,期望中的感覺趕緊恢復,但是往往於是著急,於是沒有辦法感覺到任何的轉變,唯一改變的,就是一顆越來越失望、消沉的心。美玲,記得彼得嗎?連這位曾經親眼見過耶穌、摸過耶穌的傢伙,在三年半之後都會選擇落跑,我們傻傻地撐了 20 多個年頭,還乖乖地站在祂老人家面前埋怨,已經夠辛苦了,夠給祂面子了,為什麼還不向祂大聲埋怨呢?還不用力向祂生氣呢?記得美玲,沒有真實的情感,就沒有真實的信仰!這位真實的上帝根本不會希望妳只是皮笑肉不笑地杵在祂面前,祂恨不得妳將心中的矛盾哭洩出來,祂巴不得妳將全心向祂傾吐,哪怕是像撒母耳的媽媽,在上帝的殿門口傾心吐意到一個地步,竟被誤會是喝醉酒的不正經女人。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的心情,正是因為這般的真實,她遇見了屬於她,也是單單屬於她生命的神聖經驗!美麗的應許 ── 撒母耳!
既然談到神聖經驗,就必然與妳一同來到下一個掙扎的渡口「屬靈經驗」!
其次,是信仰
從「凡人經驗」到「屬靈經驗」的過程。在傳統信仰世界中,我們的電視機是黑白的,在那屬於聖俗二分的年代裡,我們一致以為我們自己是活在那最神聖的屬靈世界中,或是備受保護的神聖領域裡。就應許來說,我們果真是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保守之中,但是就實況的點滴生活而言,我們卻是天天踏在可見的、失望的、煩瑣的、欲望的陸地上,即便時時抬頭仰望滿天屬於亞伯拉罕的應許,卻連從彼岸直奔我們而來的流星也沒有辦法感受它的真實性與神聖性。於是陷入更深的罪咎當中,更強的自責裡頭,我們責怪自己是否昨晚的電視看得太久,以至於失去了感受靈性事物的能力;我們質疑自己是否最近的小說是否看得太勤,終於失去了洞見聖經的悟性;我們…………當我們沒有辦法要求自己不斷重覆活在一種「屬靈的高峰經驗」中,我們便感到相當地罪咎,然而,這樣的罪咎早在耶穌的第一個驚喜中,消解於無形!
美玲,還記得迦拿婚宴中那慌張的新郎嗎?耶穌沒有搬出猶太法典中,待客之道篇,趕緊來個機會教育,耶穌選擇在這個最凡俗、最歡樂的時刻,向我們揭露出祂最深刻、最屬靈的祝福。美玲,沒有什麼時刻是屬世到一個地步,我們的主沒有辦法明白的,祂甚至因此得到一個「貪食好酒」美名不是嗎?美玲,在華人的信仰傳統當中,我們最缺乏的,就是歡樂的神學,我們可以輕易地談論受苦蒙福的神學、成功榮耀的神學,但是關於僅僅只是生活當中的享樂,便覺得對不起那位很久沒有在靈修中向祂報到的上帝!美玲,祂的耐心足足觀看了我們這數千年掙扎、悖逆、反叛的歷史,但是祂仍然堅持沉靜地站在我們身邊…………記得,不論屬世、屬靈,我們永遠都是屬於祂的兒女!
最後,是信仰
從「反動邊框」到「邊框反動」的過程。孩子總是經常想要挑戰父母親、老師、長輩………等等屬於傳統的規約與限制。然而,隨著我們時而顛覆、時而親近的過程,我們逐漸從對邊框的反動,啟蒙地進入了另一個全新的、焦慮的階段,就是面對那無法確定的邊框,想不通到底什麼才是適切的底線,於是我們有些人悄悄地回到了過去我們所反動的邊框,也有人選擇就因此游牧在沒有尋找邊框的茫然中………故事常常在兩造不斷擺動,這個擺動動態地勾勒出我們信仰成長的光譜!美玲,我們的上帝與我們所建立的關係不是框框式的關係,就像我們與父母親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家裡那四面牆壁所呈現的邊框,而是彼此之間對話的(包括生氣的、甩門的、撒嬌的、洗碗的)關係。諾,現在妳不斷藉著閱讀而掙扎的、辯證的關係,不正是一種真實的心靈對話嗎?上帝在我們生命當中所運行的聖靈,常常藉著生活中許多點點滴滴的人、事、物不斷光照著我們、提醒著我們!祂並不是在我們受苦的框框外面、或是在遙遠的天堂彼岸靜靜地觀察著我們,估量著我們,祂是那麼真實打破我們罪咎感的框框,把自己那雙創造天地的手,放在木製的十字架上,任由我們忿忿不平的心,釘在上面………於是祂的血抹掉了真正的框框,原來不是我們的掙扎的淚水,抹掉了那個令人厭惡的框框,而是耶穌的寶血親自抹掉的……
美玲,加油,我們永遠都處在那個過程的,因為信仰永遠不是靜止時所宣告出來的條文,而是過程中生命的體悟………
相信妳的眼睛也跟我的一樣累的
莊哥
作者就讀於東南亞神學碩士班,主修系統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