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選集》

| | | | 轉寄

難為善惡定分界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經文:彼拉多說:「真理是甚麼呢?」說了這話,又出來到猶太人那裡,對他們說:「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但你們有個規矩,在逾越節要我給你們釋放一個人,你們要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王嗎?」(約翰福音18:28-19:22,節錄)

約翰福音花了不少篇幅描寫彼拉多這個人物,記錄了他周旋於猶太人、耶穌與該撒之間的掙扎與取捨。彼拉多精於法律程序,說話絕不含糊;面對耶穌,他提出了幾個深刻而重要的問題:「你是猶太人的王嗎?」、「你作了甚麼事呢?」、「真理是甚麼呢?」、「你是哪裡來的?」面對猶太人的進逼,他重複三次直話直說:「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但這並不否定彼拉多於政治平衡上的熟練,他先利用逾越節的慣例嘗試找一道空隙,然後藉鞭打及侮辱耶穌以打發猶太人的洶湧群情,只不過他低估了猶太人的決絕。

面對彼拉多這個人,我們最難下的一個判斷是:彼拉多是一個壞人嗎?若他只是一個沒有原則立場的政客,他似乎毋須跟猶太人糾纏這麼長時間。他是一個公義的總督嗎?公義的人又怎會將沒有罪的耶穌肆意鞭打?他完全沒有底線嗎?有關耶穌的「罪狀」,他堅持自己的看法,拒絕祭司長的要求(19:21-22);但相對於他震懾於該撒的壓力而最終決定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他的所謂堅持又顯得那麼微不足道、那麼卑微。這就是彼拉多,他似乎不是我們一般描述的惡棍,卻又跟好人沾不上邊:難以分明的定位。

用今天的表達,彼拉多其實更像一個普通人。他雖為權責,卻仍然受制於不同勢力與利益;他有權指令,卻又身不由己。他似乎希望有所堅持,但又最終失守;他好像領悟到耶穌的與別不同是其他人所漠視的,但這領悟又不足以令他力排眾議。當說他是一個普通人,其實是說他也像你和我,像你和我一樣希望擇善固執但最終難抵現實,像你和我一樣有向善動機,但結果仍然朝向惡去作抉擇。

大公教會的傳統中,《使徒信經》將耶穌被釘十字架算在彼拉多的帳下:「上帝的獨生子……在本丟彼拉多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不是猶太人,不是祭司長,不是猶大,這會否叫人覺得有些不公平──最壞的總不是彼拉多吧!抑或《使徒信經》所表達的是更具普遍性的意義:令耶穌走上十字架的,其實就是這種所謂「普通人」的人性:不堪一擊的脆弱良心、對公義的冷漠、不願付代價去成就真理、表裡不一作偽堅持。最後似乎兩手乾淨,卻始終抹不掉在歷史上的污點與責任。

甚麼是惡?信仰告訴我們不單是呼喊「釘祂十字架」(19:6)的猶太人。甚麼是善?似乎懂得提問「真理是甚麼?」(18:38)也算不上甚麼。彼拉多的例子給我們很適切的參考去檢視我們內在的實況,並尋求上帝的恩典與救贖。

◎默想:我們對人性罪惡的理解,是來自社會文化抑或聖經的啟迪?

●本專欄為個人來稿,也曾與【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文字事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