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選集》

| | |
| 轉寄

活人的福音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經文:耶穌見許多人圍著祂,就吩咐渡到那邊去。有一個文士來,對祂說:「夫子,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又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馬太福音8:18-22)

「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在邏輯上並不成立,因為死人何來可以去埋葬。因此,第一個死人並不可能是真正的死人,而是一種對活人的描述。用現代述語,死人就是「死人頭」。雖然稱活人為「死人頭」是極不禮貌的做法,但活的死人又並非沒有。那麼,活的死人是怎麼樣的人?他們最後只會是死人,因為他所做的事是死事,不會帶來生命。相對下,當耶穌批判祂的門徒時,祂暗示跟隨祂就不是死亡,因為跟隨祂不是一件死事。換句話說,耶穌的福音是活人的福音。甚麼是活人的福音?

有人說,活人的福音是給人永生的福音。我不反對,但很多時,一個給人永生的福音會使人失去對當下的認識。結果是,永生的福音成為一個曲高和寡的福音和他世的福音。因此,我認為活人的福音需要對活人的掙扎敏感和同情。

掙扎有三方面:第一,掙扎是來自信仰價值與生活選擇的矛盾。這屬於心靈的掙扎。例如,一個基層人士找到一份公司司機工作,比一般司機高二、三千元,但需要他有三年工作經驗證明。他沒有,他可以說謊嗎?除了批評他不誠實,要求他為主犧牲外,活人的福音會是怎樣的福音?又例如,一個人在婚姻生活面對種種的困難而考慮離婚時,我們的福音是否只講離婚是犯罪?若離婚的罪是因為不守承諾,不離婚的罪就是使人與自己的疏離更形嚴重。活人的福音需要從生活矛盾中產生出來,而絕非一些普世標準。

第二,掙扎是來自生活的,甚至生存的掙扎。例如,三千多元月薪的清潔工人,五千元月薪的保安員,但每日工作十二小時。活人的福音不只是感謝主給我有精神去工作,更是對這種剝削制度提出批判。人的尊嚴來自合理的對待。與此同時,不合理的工作也使人死。最低工資已討論了好幾年。政府從起初的否認到承認,但最後仍不就此立法。明顯地,這是向商界屈膝。教會所宣講的福音是否活人的福音,為這些人帶來生活還是逆來順受的福音?

第三,掙扎是來自面對生活的無奈與遺憾。有人在失業過程中經歷失業帶來的積極意義(例如,失業是對他昔日自以為是的人生之磨鍊),但有很多很多人在失業中找不到背後的解釋。若說那些找不到解釋的人是沒有信心的話,我們倒不如問,我們的福音是否可以容許人解釋不了,但仍可成為他在荒謬中的支持。又有人在癌症過程中經歷患病帶來的積極意義(例如癌症對他信心的磨鍊),但有很多很多人一點意義都找不到。若說那些抱怨的人是不肯順服的話,我們倒不如問,我們的福音是否可以容納人的抱怨,但仍可以成為他在無奈中的支持。當解釋成為我們的信仰核心時,我們就面對不了現實生活的無奈。

活人的福音,不是死人的福音,不只在於它帶給我們生命與盼望,更因為它是向活人宣講。然而,活人不是相對於死人來說,而是那些面對信仰價值與生活選擇的矛盾,面對生活,甚至生存的掙扎和面對生活的無奈與遺憾的人。當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時,我們需要有勇氣放棄給死人的福音,而重拾耶穌的活人福音。

◎默想:我所相信的福音,是否能回應我們每天活著的生命選擇和種種矛盾?

●本專欄為個人來稿,也曾與【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文字事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