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敏雄 2 2012.06.10
最近学校积极在推动公民素养培育,所以我在通识课程里也尝试引导学生针对校内公共事务提出一些他们的观察、分析与建议。没想到这一个举动引发校内行政同仁哗然,很多被同学言论海报提到的行政同仁感到冤枉、挫折、愤怒….,甚至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自己身为校内行政主管,还任凭(任至怂恿)学生谩骂自己的同仁?
对于这件事情,我先对相关行政同仁表达关心与歉意之后,做了以下Q & A的说明,希望能让同仁们有更多的可能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在此也一并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在这件事情上的成长心得。
Q1:为何会有这三张海报?
A1:三份海报是我通识课程学生上课的作业,主题是学生对校内公共事务的「现象描述」、「问题分析」与「改善建议」,出这个作业的目的是希望鼓励同学对校内公共事务进行观察、分析与建议。当天同学小组讨论后,所提出来的问题几乎都是集中在住宿生活,或许同学们的视野有限,能想到的东西也不多,仅能针对与自己日常生活有关的部分提出想法。
Q2:为何海报中会有非理性或非真实的言论?
A2:三份海报中的文字使用,基本上都经过小组同学讨论,下课前还拿到大班级前面给大家看。当时我也有努力看海报上的文字,确实较是现象描述、分析与建议。至于这些事情是否属实?我当然无法确定,因为不要让同学觉得学校有「言论审查机制」,也就是要「校方调查后属实才准予刊登」,所以我并没有做查证的动作。事实上,所有全国各大学内张贴的抗议或另类言论海报内容是否属实,也只有当事人(两造或多方)比较清楚,主要是诉诸于「公评」。如果大家看到海报上有情绪性谩骂,或人身攻击,不晓得是不是人来人往的读者所添加进去的?这部分因为是公开海报,所以不可能给予管理或限制。
Q3:为何xx长(就是我)要纵容(甚至怂恿)学生谩骂处内同仁?
A3: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三份海报是我通识课程学生的课堂作业,之所以会有这些观察、分析与建议,纯粹是学生本来就有的一些想法或感受。或许这些想法与感受可能是学生的偏见,或对学校行政体系不了解所产生的误解,但却都是「既有真实存在的」,并非是课程引发的。换言之,即使没有这堂课,同学们这些想法与感受依然真实存在,只是没以透过海报表达让同仁们知道而已。
Q4:xx长如果不让学生写海报不就没事了吗?为何自找麻烦?
A4: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同学对住宿生活的意见既已存在,不会因为我这门课的有无而有所改变。事实上,学校一直宣示要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目的,正是希望学生能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有更多的观察、分析与建议吗?甚至我觉得,如果同学愿意让行政同仁知道他们对住宿生活最真实的感受与想法,我们的同仁不是才能「更接近真实状况」,更可以针对允许的范围改善服务品质吗?
Q5:xx长不知道我们被谩骂后的情绪很难受!
A5:这点我前面已经表达我的关切与歉意了!事实上,我在学校通识课上也经常会有学生上课睡觉、跷课、聊天……,面对这些难堪的现象,我选择不用愤怒的心情去责骂或扣他们分数,反倒是鼓励他们用「匿名纸」或「向助教匿名投诉」等方式,让他们写下不想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对我课程的建议。收到这些血淋淋的回馈意见,与各位一样,当下都会很难受的。但是我心里想:骂他们、扣他们分数又如何呢?我还是不了解同学不来上课的原因;与其让问题继续下去,不如我开阔心胸,听听他们怎样讲,并且在我能力范围内,调整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方法,这才老师该做的事情。
Q6:针对同学不实的指控我们可以回覆吗?
A6:当然可以!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学校不仅希望学生们多参与公共事务,相信更期待行政单位能与学生之间有更多沟通的平台(包括FB、BBS或公共言论版)。所以针对同学的误解甚至不实的言论,我们的同仁当然很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的适时予以回应,但希望一切的回应都尽可能是「事实说明」,降低不必要的情绪谩骂。因为情绪性的字眼对沟通不但没帮助,还会造成彼此的不信任与敌对。
Q7:引发学生公共参与难道一定要对别人造成伤害吗?
A7:所谓的「公共事务」,多半是涉及大众的事,而管理的人通常容易成为箭靶!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政府官员或公务员,经常得接受民意代表和非营利组织挑战的原因了。所以,我们很难一方面期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但另一方面又「禁止」他们表达意见。正如我作为xx长,如果一方面跟大家说「欢迎大家有意见可以表达」,另一方面对大家所说的真心话又予以情绪化的否定,相信各位同仁也一定会质疑我的诚意。我们能够作的,或许是针对学生意见表达过程中的情绪性字眼或人身攻击予以辅导,但我自己觉得并不宜进行言论审查。
Q8:我真的还是很生气、很不爽怎么办!!
A8:我在学校各类的会议中,也经常被其他老师或同仁责骂!所以我可以了解被骂的感觉很不舒服,甚至会很想回骂(打)回去。但后来想想,很多时候对方的情绪性责骂不是针对我,而是学校制度性问题(如经费或人员编制不足),我干嘛这么生气!即使是针对我的责骂,如果内容属实,而且我也有能力改善,我还应该感谢对方的提醒让我有机会成长。若是对方无理谩骂,我会尽可能提醒自己「听听算了」,因为民主社会里就是要「与不同意见共存」,即便这些意见我听了真的很不爽!真的还是很生气的话,欢迎来找我宣泄一下(如果有效的话)。
最近念了一本社会学的书,书中也提到如何看待人际间差异与情绪的问题,我觉得很棒,在此一并送给大家参考:
如果我们预设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多元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当我们遇到意见冲突时就会觉得是「常态」;反之,如果我们一相情愿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和谐单一的,当他人不如我意时,自然容易觉得对方是「捣乱」而感到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