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论坛》

| | | | 转寄

街头艺术释放人际空间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最近关怀万华地区的社区发展,一直在构思怎样活络艋舺公园的公共空间。原本只是想邀请社区大学既有的表演艺术类课程师生,到公园进行互动式表演,让在地民众和街友有更多认识彼此的机会,以舒缓先前较为对立的关系。

只是没想到一个月下来,我竟然发现许多街头和公共艺术的形式与影响力,与我理想中的社区人际关系不谋而合。特别是在阅读张忘的《街头艺人,上街头》一书后,才看完「序」就感动得不能自己,并请忍不住跟我太太分享那份喜悦。

首先,张忘在书中提到:从事街头艺术的两大特点,一是解放空间,一是解放人性,这两点正是打造天堂的重要条件。因为街头艺人的表演除了能美化空间、创造空间美学,扩展人在空间里移动的自由度;表演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也蕴含浓厚的人心和人性交流。所以「当人愿意敞开心灵与街头艺人互动,空间因此而改变,人的内心和自我也会跟着改变」。

其次,根据张忘的观察,台湾的街头艺术之所以不易发展,民众对街头艺人的表演之所以不容易赋予尊重,政策面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固然很大,但艺术家自身能否走下舞台、放下身段、进入人群,才是关键所在。

因为,「艺术家越是不愿意付出,社会对艺术家就越不懂得尊重与回馈,结果艺术便无法分享。倘若艺术家从不曾让群众感动或快乐,自然也无法做出感动自己的作品」。台湾的艺术与民众之间,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不断复制。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昨天我与太太特地到台北的「华山艺文园区」走走,看到民众自在地躺卧在草地上,或聊天、饮食、发呆,或欣赏街头艺人的表演,原本习惯被钢筋水泥的城市建筑、街道秩序与交通号志「规训」(discipline)人际关系,顿时间似乎完全被解构与重构了。因为在这种充满感性、互动、喜悦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不再是争先恐后、互不顺眼,而是相互包容,或共同欣赏多元的艺术形式。

在这阵子接触街头艺术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其实各种街头艺术的形式与目的,与各种教育实践的精神不谋而合。过去多数的教育强调知识技能和教师的客观性、权威性,忽略了各种知识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对话,以致陷入如同张忘在《街头艺人,上街头》一书中所说的恶性循环。其结果,不单是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劲,老师心中念兹在兹的,也多是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到学生脑子里。

其实无论是艺术还是教育(不是很多人也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吗?),都不能脱离「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外在有形的「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是反应出内在每个人心灵的「担心—安全」或「对立—善意」。如果向来被社会视为遥不可及的菁英艺术或的诘屈聱牙的学术知识,有机会进入人群与民众互动,相信原本生活世界中冰冷、僵化、对立、空虚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灵空间,都将有机会转化为更为温馨、创意、友善和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