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大虹 2012.12.16
我们究竟该如何活
科幻电影《星际迷航记》(Star Trek)描述未来人类在高科技协助下,与外星人合纵连横,以求在弱肉强食的宇宙中生存。电影的故事反映出人类的几项渴望:对未知宇宙的探究、研发无止境的科技、寻求新的生存时空及方式、让创造奥秘显现出来。这些渴望可用寇尔森的书名来总结:How Now Shall We Live?《世界观的故事》,在宇宙时空的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如何能活在当下?凭藉什么什么活在当下?而这些生存元素牵涉到的,就是人的信仰。对形而上的神明,对世界运作,对物质发现应用,对人类的未来,我们究竟相信什么?
许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宗教神学家、水晶球占卜家,都有发表过人类文明趋势。或以论文报告,或以先见预言,林林总总的论点让人无所适从。然而,当我们看过维真神学院教授唐慕华的两本着作,道出一种从过去写到未来的观点,我们就明白了人类的命定,而可以安心当下的生活,放心过日子。这两本着作《创世记点燃敬拜之火》、《软弱中的力量――来自启示录的喜乐与盼望》,传达了人类命定的起头和终末,都在奥秘上帝的安排下,循序渐进,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吗?我们相信吗?
生命始终来自于敬拜神
我们晓得:科学的源头在于哲学,哲学的源头在于神学。若缺乏神哲思考产生的假设,科学是无以为继的,因此笛卡尔要探讨「第一因」,以求得假设的可能。若以上帝的创造终末作纬,以人类探讨科学发展为经,我们会发现:科学物质愈发达,所谓文明越高级先进,人类离上帝就越远。这就是唐慕华新作双书的意旨:脱离对上帝的敬拜,失去对上帝的认识,人类就在自己的私欲中打滚,最终造成世界的痛苦与罪恶横行,人在痛苦中显得软弱无能,最终,还是要回到上帝面前,见到真相。
耶稣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启示录二十二:13)神是创世记的神,神也是启示录的神;神在开始被标明是以色列的神,神在终末却是全人类的神。唐慕华提到人类发展的起始,原来就是在敬拜神中出发。《创世记点燃敬拜之火》藉着创世记第一、二章的诠释,指出一个「敬拜礼仪」的模式。「敬拜礼仪」是一种科学上的知识论及方法论,再没有任何可以超越对神的敬拜礼仪作为我们思考人类命运的假设。因此,认识神,相信神,敬拜神,是解决当下人类问题的第一因。因为,上帝创造万物的时候,就是所有问题产生的起始。
高科技带来的痛苦指数
历经人类史长长的时间空间,由考古学,我们看到人总是为了生活在寻求使用的工具。这工具可能是文字,可能是群体统治管理艺术,更多的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技术。铁器的发明,改进农耕食物产量;轮子的发明,增进人和物的互动;弓箭车舆的改良,改变了国族兴衰。我们统称这些为「科技文明的进步」。时至今日,二十一世纪当下的科技发展,不论质与量,都是之前所有世纪的「N倍速」。而国家社会管理,更因高科技这些工具,形成了「全球化」模式。时间与空间,都不成为隔阂或降低人类互动的因素,这应该是中国儒家的「大同世界」理想之境。而我们所看到的,却如唐慕华在《创世记点燃敬拜之火》及《软弱中的力量》所说的:世界因着高科技发展,充满了私欲、暴力、束缚、压迫、痛苦和绝望。为什么?
影响唐慕华神学思考至巨的法国社会学家以禄(Jacques Ellul),曾经提出「高科技发展压制人类的幸福」这个反对科技文明过度发展观念。唐慕华的书中经常引用以禄的观点,说明科技虽带给人类富裕、便利和享受,但也造成许多人相对的被剥夺、被掌控、被侵略、被遗弃的痛苦。就拿台湾近期社会国家事件为例:塑化剂,看到科技造成全国的伤害。塑化剂是石化产品,经过各种技术层次提炼出来的一种化学剂物,本是要用在塑胶等坚硬物品上,使之软化。但在科技运用上,这种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在食品中而不为人所知,一、二十年来不知多少人吃下肚,只因加了塑化剂的食品更好看,更好吃。这,岂不是伊甸园中善恶树果子的翻版吗?
通常解经注释家对圣经启示录的处理,都是以美国时代派理念为主轴,一个图像配一个时事,然后讲得天花乱坠,恐怖横行。唐慕华解启示录,不会带来恐怖,只会带来盼望。《软弱中的力量》从作者自身的软弱体验开始,看到启示录是一本安慰及盼望的书,就如使徒约翰写这卷书的目的。唐慕华对启示录诠释,一如创世记,是在「上帝的宣讲——人类的犯罪——上帝的恩典——人类的救赎——上帝的新创」架构下进行的。唐慕华认为:启示录丰富的图像比喻,呈现出的先知性寓意,正是说明人类在各世代因着私欲恶念,运用各种工具技术(科技)制造别人的痛苦。施暴者与被害者同在罪性的软弱中,都要等待上帝恩典的救赎。
我们如何面对当下处境
处在现今台湾的社会,我们深受科技影响,有很多好处,但也不少坏处。手机笔电连小学生都有,便于各方联络,但青少年居然得了讯息焦虑症,台湾约每一点七个人就有一辆机车,行动往来效率高,但却制造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其他许多科技工具的拥有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物质财富累积程度,这种差异产生的贫富差距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居住公义问题、人民福利问题,在在影响我们是否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如今看来,台湾很多地方让人觉得是个不适合生活居住的地方。
透过唐慕华的书籍,我们对现世生活不满意的人,可以思想如何来面对。她说当我们在痛苦束缚中、在软弱无力中的人,最先可以做的,是进入安息。在《软弱中的力量》谈到启示录八章1节:「羔羊揭开第七印的时候,天上寂静约有二刻。」一个在软弱痛苦中的人,需要安静的时刻来思想事物的来龙去脉。这也是对应到神在创造之时,需要一个安息日,被指定成为圣日。唐慕华极强调安息的重要。神在大量的创造之工后,需要休息,而人在劳苦的世务中,也要有安息寂静的时刻。
安息,依唐慕华引用赫舍尔所着《安息日的真谛》,是一个敬拜上帝,思想圣经的时刻。安息,是敬拜时间中的上帝而非空间中的上帝,这一点提醒我们,在物质界(空间性)有问题时,我们要回到创造主面前,除去物质的束缚,向永恒的上帝询问。安息,或寂静,是敬拜神的时刻,透过这样的敬拜,我们更认识神及明了他的心意。如此,我们将会知道,如今受苦软弱的意义何在。在这个层面上而言,凡是退修的时刻,就是安息的时刻。敬拜时间之主,不是空间(地点)或节期(亦属一种物质因素)可以限制的。如此学习不受物质概念捆绑,就走出痛苦烦恼及软弱的第一步。
找到喜乐生活的途径
我们可以如此说,耶稣升天之后,就算进入末世了,之后每个时代,包括今日在台湾的我们,都是启示录信息的读者。在这么多灾难痛苦中,我们体会到人是何等软弱,经不起大自然及恶者的风吹草动。人的罪性不断制造抢夺、压迫、杀害、威胁,就算今日台湾,也无时不生活在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中,生活在经济教育压力的日子中,许多人非常不快乐。我们需要藉着唐慕华宣讲的信息,先回到上帝面前敬拜,好得他的同在引领。上帝的救恩应许是信实的,他的同在帮助我们度过在世上不公义的环境,因他体恤我们的软弱。我们要以不同于世俗物质科技概念的「软实力」,就是那上帝加给我们的力量,来颠覆并胜过这个「科技世界」。
有一首诗歌中的歌词如此写到:「耶和华是爱,在困境中他保守引领,神为我摆设丰盛的恩典,在危难也不改变,在世间主恩与共,他的爱常在我身边,神为我施恩惠,保守勉励,共同度此生。」歌词所述一如唐慕华给的提醒,我们只有认识神,及经历他的恩典和慈爱,才能在这受咒诅的大地,压迫人的世界,用喜乐的心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