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英德 2013.01.20
对一般家庭而言,除了购置物品与日常食、衣、住、行所需之外,花费最多的便是孩子的教育费用―每学期都在涨价的学杂费、教科书和参考书费用,以及每个月昂贵的课辅班、补习班、美语班、才艺班等等的学费。因此,家长们总希望所付出的每分钱都能花在「刀口」上,特别是在这经济不景气的时刻。
关乎永恒的教育也重要
相对地,对于一般教育机构而言,拥有什么优点、口碑、成绩,能让家长们愿意从口袋中掏出辛辛苦苦所赚来的钱给你,并且乐意将自己的心肝宝贝交给你培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因此,有的宣称能让孩子「自然习惯两种语言」,有的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点」,有的能使孩子变得积极、活泼、有自信,或是以某方面的名师、权威与保证做号召…。机构之间更相互比较: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用心关心的教学、系统连贯的课程(配合政府多元入学方案)、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比学生们优良的成绩表现。
反观教会的主日学(宗教教育)又是如何呢?那关乎永恒生命、灵魂得救、真理道路的教导事工又是如何呢?现今教会大多数所面临的处境与最大的问题,依旧是:「为什么孩子不来主日学?」与其一直陷在此光景中,或是自怨自哀、无奈地自问,不如与一般教育机构的「办学态度」做一简单比较,或许我们能有所看见(vision)。
迟到旷课没关系?
以下从几方面来比较:
关于教会与家长之间。一般教育机构总是主动、积极地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能够了解教育机构对学生所提供的教育计画、课程,甚至报告每周进度为何,及每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晚到五分钟马上打电话通知家长,询问状况,加以关心,并邀请家长从旁协助、督促,并且定期电话访问…,为使学生能达到最好的学习和成绩,并让家长感受到他们所投资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且对学生的一生有最好的影响与帮助。
而教会却往往让家长觉得主日学是「可有可无」,以致对孩子的迟到、旷课等也不会感到大惊小怪,甚至采取「自由参加」(孩子假日爬得起来、没有考试、没有其他活动,或是父母起得来就去)之原则,那就更别说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或成绩表现了。
因此,教会如何让家长意识到,在为孩子「今生」努力的同时,更需要为其「永生」付出的重要性,并建立起亲师之间积极的沟通、讨论管道,帮助家长与孩子一起在信仰上成长。因为,家长的信仰生活是孩子学习的最佳典范,也可能是最大的阻碍,唯有家长信仰持续地成长,方能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
教会也需要教导家长,如何把握与孩子互动的机会,学习如何以主日学所学的成为亲子话题,与孩子讨论信仰问题,并彼此勉励、订定计画,一同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信仰。
只要愿意就来教?
关于师资方面。一般教育机构总是会要求老师的主修必须是相关科目,或是具此方面之专长,并注重其教学经验,并定期安排师资训练与进修,让老师认知到自己职分的重要性,并持续地训练,增强其职能,好胜任此「专职」之工作。
相较之下,教会的主日学老师多半是被邀请的「带职」事奉者,在错误中摸索,并以「教师本」做参考,而教会对其所要求、注重的多半只是「愿意的心」,忽略其对此服事(职份)的认知、能力与异象,而教会所能提供给老师后续有计划的训练与培育更是有限。
相信我们都肯定老师在主日学教育上所扮演的地位与重要性,因此,教会如何有远见地寻找、呼召,并有计画地提供训练、培育有异象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户外活动丰富教学
在教学方面,一般教育机构会不时地考核老师的教学。除了事前的备课(写课程设计表),且为了教学成效,课堂中更是藉助许多的辅助教具(图片、视听器材等)、并配搭着团体动力游戏、音乐律动等,来帮助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果效;课后又须写联络簿,记录学生上课情况和其听、说、读、写的状况,及亲师彼此联络、沟通事项,并对学习较慢的学生另外做课后辅导;每周又必须对每位学生做电话教学(平均每月近万元的电话费),每月和每季都要对学生做一次学习与成绩的评量。
还有每半个月召开的教师会议,让相关的老师能了解各班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帮助老师们能针对学生的问题、程度来做处理与教学。
相较「每周五天」(不包括六日加强辅导)上课的教育机构,「每周日两小时」教学的主日学,虽受到时间的限制,但反面来看,老师似乎可以为了学生预备更多,做得更多,关注得更深。
教会的教学不应该只是说完故事后,分班填写那每课两面的作业本,教会可以有更弹性、丰富的调整,包括设计教学的内容、场地,加入戏剧、视听器材,采用不同的教学场所,安排不同的机构专讲、各团契的分享、教会间的教学互访…等。
甚至,可以加入周休二日的户外教学,如:参观社福机构、参与公益活动、参加艺文表演、服务教会和所在社区、举办知性之旅…,让学生在教会内的学习能与外面实际的生活有所关连。
有限空间多元运用
在课室方面。一般教育机构很注重空间的规划,从学生所坐的课桌椅(高度、大小、舒适性等)、地板(因不同学生而有木材、巧拼等)、教室的四周布置(黑板、公布栏、班上园地、地图、图片等)、文具设备、辅助教材(故事书、影片、图卡等)、学习角、图书室、游戏室的设置…等,更考虑教室内的采光、照明亮度与空调温度,及课室内师生活动的动线、安全等,以期在有限的空间里,做最有效、多元、妥善的运用。
而大多数教会内的课室便显得「简朴」许多。教会的教室可能是几张桌椅所组成,或是直接利用会议室、乒乓球室、礼拜堂,无法因课程需要而做调整。而其他的项目更是缺乏。因此,教会如何有效地规划空间(而非将空间继续地空着,或只做单一用途),并有计画、持续地建设具规模、组织、多元的主日学,让主日学成为一个引发小朋友主动、积极、喜爱学习的环境,相信这必成为教会一个重要的课题。
与社会洪流竞争
有个重要的问题一直存于一般教育机构业者的心中:「为什么人家的孩子要到你这里来上课?」特别是在现今「三步一小家,五步一大家」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学生只要成绩比上次段考差两、三分,或是家长觉得老师未特别关心自己的孩子,或是教学品质变差,或是学习环境、卫生比其他家差…,学生便会马上转到别家去。
然而,教会似乎从未有过这样的“自觉”与“压力”,或许是因为学生已有固定的来源?或是学生不会轻易地换教会主日学?亦或教会本身无下届招生压力?
或许,教会未臻明白自己所领受的「见证」、「上帝的道」、「圣灵」、「职事」、「上帝的恩赐」与「大使命」为何?且未将其真实地、努力地活出来;亦或尚未感受到那「世界与社会的大洪流」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或是仍未察觉到我们正在与时间(那日)赛跑,且时刻处在争战中…。
有人曾提醒说:光是教会信徒代代相传的人数,就可能比现今的基督徒人数多更多。可见我们在疏忽、漠不关心中,失去了多少我们的下一代(教会屋檐下的陌生人)?教会或许该扪心自问: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要来你的主日学上课?我们到底对教育事工关注多少?投入多少的人力、财力、时间、精神?教会是用怎样的态度、方法来关顾每一个主耶稣基督用宝血所救赎的生命与灵魂?
而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孩子在校的学习总是非常地注重与要求,然而,不知为何却单单忽略那最重要的、关乎永生,孩子在教会里面的学习?或许身为家长的我们也当深切反思,如何更用心地教养、培育每一位上帝所托付给我们的产业?
深盼藉由以上几项笔者在教育机构的经验与简单的比较,能让我们从不同的方面看见教会主日学的现状与未来,更期许我们一起来注重、在意、要求和参与其中,让「为什么孩子要来上主日学?」有一个更好、更美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