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论坛》 |
|
|
|
|
作虚拟世界的和平使者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网路杀伤力
谁能想像一名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与中餐馆老板的四美元餐价纠纷,竟成为网路媒体的头条新闻?
谁能想像一位成功的企业CEO,在职场社交媒体LinkedIn上刻薄拒绝一位求职社会新鲜人的连结邀请,被此大学毕业生透过网路转载至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一夕之间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国际新闻媒体CNN也加以关注,让这位成功的企业人士难堪至极?
谁又能想像一位新生代模特儿杨又颖,因匿名抹黑信函在网路上流传,造成心理创伤,最终自杀身亡,断送了年少青春?
在今日事事求速的世界里,网际网路为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与沟通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它革命性地改变了人际关系的交往,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交生活。
人不再透过电话与会面与朋友来往,而以简讯(text)、伊媚儿(email)、微信(WeChat)、LINE等为主要的联络方式,让失联三、四十年的小学同学重新搭上线,也让地球两端的陌生人天涯若比邻。脸书、推特、Instagram、SnapChat等社交媒体,立即传送个人当下的影像、思维,也把个人的一举一动在第一时间透过「粉丝」们昭告天下。在无远弗届的网路上,每个人就是媒体,每件事都可以成为新闻。
古语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在今日网路虚拟世界中,往往一个主题标签(hashtag),就足以让人一夕成名,且通常是恶名。
也因为如此,当冲突上了网,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拳头,重重向你挥来,其冲击力之大,让人难以想像,也难以招架。有人因此丢了工作,有人因此丢了名誉,有人因此丢了生命。
为何一个小小的冲突事件,登上了网路,居然可以无限上纲,瞬间产生如此大的杀伤力,足以让人灭顶?
网路隐形人
所谓网路冲突,乃是透过电脑为中介的沟通方式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冲突。它和一般人际关系冲突有极大的不同。向来人际关系的沟通管道,无非藉由视觉、听觉、和触觉。当人面对面沟通时,可以看到对方脸色表情,听到说话的语气、声调,或感到身体肌肉的放松或僵硬。如此有声、无声的丰富讯息,使得沟通较为有效。
但透过电脑为中介的沟通,通常只有经过文字的表达,在沟通过程中容易产生障碍或干扰,影响沟通的成效。况且在社群媒体中,少有长篇文字抒怀,例如推特只准许140个字母。短短篇幅又如何能表达深刻或复杂感受?
另外,根据心理学家Dr. John Suler 的研究,人在网路上的行为会比一般行为松弛,比较没有戒心,这种现象称为「网路去抑制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这个效应有六种特徵:
1. 匿名―在网路上,人可以不用真实姓名,就好像戴着面具参加化妆舞会。因此,你敢讲平日不敢讲的话而不必担心面对后果。
2. 隐形―人看不到你的长相与表情,同样,你也看不到你讲出来的话给对方带来的冲击。因此在网路冲突中,人比较不在乎所讲出来的话会给对方造成何种影响,也不会因对方的痛苦而改变,反正看不到。
3. 停止/开始交流―在网路上,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决定去留。例如,当对方讲的话激怒了你,你可以选择离开。或者可以「打带跑」,丢下一句话,不等到对方回应,就立即下线。
4. 大脑里的声音―网路上的对话因为看不到、听不到、也摸不着,所以一切都是凭着想像在脑中建构一幅沟通的画面,一切运作均在想像中进行。也由于他人的声音透过阅读在脑中浮现,常将对方的声音与自己内在的独白混淆,以自己的想法解读对方的意念。
5. 身分阶层、男女划分变得模糊―在网路上,很容易隐藏真正的身分地位,阶层之分也变得模糊。正面结果是人人变得平等,负面结果是容易失去对人的尊重,或讲出不符合自己身分的话语。
6. 原始个性容易被强化―由于失去了束缚,人的原始个性容易显现出来,甚至会有加强现象。
网路不文明
也因为以上「去抑制效应」,在网路冲突产生时,许多线上的沟通,特别在网路媒体上,虽然有许多是理性沟通,仍然无法避免许多以「不文明」形式发表的言论、意见。常见的不文明发言有几种形式,包括:
指名道姓的谩骂(name-calling):针对特定人士或团体使用诋毁字眼。
毁谤或中伤(aspersion):用负面词句攻击特定想法或提议。
指控别人说谎(lying):暗示或直接表明别人的发言不诚实。
粗话(vulgarity):使用在专业场合中不容许的粗俗字句。
贬义发言(pejorative of speech):使用诋毁字句来贬低别人的沟通行为。
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在网路和脸书上都有读者留言区;其新闻网站的留言并未要求民众使用真名(具高度匿名性),而其脸书粉丝团留言则需要用户直接透过脸书帐户发言(评论者身分背景可以轻易被辨识)。
有一篇文章研究比较了两处留言的区别,发现虽然是同一则新闻,但新闻网站上负面留言比例更高,同时也有更多针对其他发言者的攻击性言论。相较之下,其脸书粉丝专页留言则比较理性,就算是没有礼貌的留言也通常不是针对其他发言者。整体来说,脸书留言者比较会用理性的论述来沟通论点,而不会冒犯他人。
因此,一旦私人冲突登上了社群或网路媒体,形成网路论战(Flame War),面对的就是一群隐藏的网路群众。网民们或对人或对事,加入自己的看法、情绪,甚至非理性攻击字眼,以至越演越烈,甚至推向极端,演变成网路霸凌,为受攻击的一方平添无法承受之痛。
虚拟世界,真实回应
网路冲突既然发生在虚拟世界,为何需要关注?
正因为网路是虚拟世界,它的「去抑制效应」让我们看见,隐藏在电脑萤幕背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在网路冲突中,去掉平日社会道德的制约,我的真面目一表无遗。在一般环境下,我们以为自己是很好的基督徒,表现得非常有爱心;但虚拟世界的冲突中,所有的律法、规范被拿掉了,于是显示出我们生命的真实面。此时此刻,也正是我们最需要耶稣基督救赎的时刻。网路的虚拟世界,正是人心的显影剂,表露出人的本性。
况且尖刻的言词,无论是出现于网上或网下,依然能伤害对方。即便是虚拟世界,伤害也是真实的。
一旦发现自己置身于风波中,又该当如何处理?有几件事情需要留意:
1. 不要马上回应:从email或网路媒体接收了让你受伤或愤怒的讯息时,不要立刻回应。心理学家Dr. Suler 建议最好等二十四小时,隔天再用合宜的方式回应。
2. 重读所贴之文:有时阅读网上的文字,当下让你气愤不已。此刻最好的方式是再读几次,甚至换个角度来读,避免错解对方真正的意思。
3. 找认识你的人讨论:面对网路冲突,每一个回应都要小心应对。不妨找一个熟识而有智慧的人,从第三者客观的立场来讨论,避免钻牛角尖而不自知。
4. 选择是否要回应:对一些充满血气、恶意的攻击,你可以选择是否要随之起舞。有时,不回应反而是最好的回应。
5. 回应时小心遣词用字:网路上文字是主要媒介,没有口语及表情的表达,所有用字要特别小心,避免用过激或强烈字眼,刺激对方情绪。
6. 用「我……」句式(I statement)。从「我觉得……」开始,避免指责对方。
7. 冷静表达感受:表明你的情绪或感受,而不是使用情绪性的字眼。
8. 从宽从善解释:除非对方长期恶意攻击,总要肯定对方有好的动机。
9. 尽量用肯定、鼓励的话语。
其实这些步骤最主要帮助我们冷静,避免在气头上回应。同时也给自己时间,做进一步思想,到底如何回应(或不回应),才能够荣耀神、建造人。
网路和平使者
无可否认,网路冲突中,旁观者往往起推波助澜的影响。在网军铺天盖地挞伐声中,一人的言论起得了作用吗?即便在虚拟世界中,又如何透过冲突处理传递爱与福音,成为和平使者?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
1. 了解内心深层需要:在虚拟的网路世界中,「网路去抑制效应」一方面遮盖了人的面孔、身分、地位,除去了道德、责任、社会制约要求,显示出人类最赤裸原始的本性;但另一方面也显示人内心最深层脆弱的渴望与需求。当一个人因不受尊重而在网路上谩骂之时,不也是藉着这种强力的手段,告诉人他需要受尊重、被接纳,也需要得到应有的公平与正义?
2. 不随之起舞:圣经上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必称为神的儿子。」(马太福音5:9)和平使者是一个神儿子的身分,是蒙耶稣宝血洁净的生命。一个网路上的和平使者必先认清自己在神面前的地位,不因别人「非理性、非文明」的谩骂攻击而失去自信与尊严。如此稳固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在一片负面言论中,不随之起舞,不随波逐流。神的儿女在网路冲突中更清楚看到人内心的罪,更需要耶稣基督的救赎,更生怜悯之心,看到自己的福音使命。
3. 彰显真实的基督生命:在网路虚拟世界里,神的儿女正可以显示与世人不一样的生命,而生命的见证正是传福音最有力的工具。在充满愤怒、情绪的网路冲突世界里散播和平与爱的种子,犹如在冰冷漆黑的暗夜里,点燃一盏温暖的明灯。
4. 建立和平理性的冲突处理机制:在专业领域里,网路冲突处理(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简称ODR)是一个新兴范畴,在各商业领域里已逐步建立冲突处理的机制,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网路冲突透过ODR来解决。同时也建立一些网际社交礼仪,在虚拟世界里,彼此的互动需要一点一点设立规则,才能在冲突中以文明的方式沟通交流不同的立场与看法。
对基督徒而言,网路确实是个广大的禾场。虚拟世界中的吊诡现象是,在每一个看似匿名、隐藏、甚至愤怒的面孔之下,却存着一颗颗真实、炽热的心。如何透过机制的建立,鼓励冲突当事人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也训练基督徒愿意以神的爱、温柔、恩慈去聆听、了解?这颗真实的心,也正是一颗需要得到救赎的心。
注・ Rowe, I. (2015). Civility 2.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civility in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8(2), 121-138.
◎作者小王兰馨,拥有「冲突处理」硕士学位,为KRC文化实务营「和平使者工作坊」讲师之一。经常与夫婿刘哲沛律师共同带领夫妇营及冲突处理讲座。
* 本文取材自《神国杂志》季刊(44期,2016夏季刊)
图片提供/123RF
◎本文与《神国》季刊合作。该杂志为「神国资源为基督协会」之代表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