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转寄

进京赶考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大儿子要到台北和台南参加申请入大学的第二阶段考试,因为家住新竹,有点像古时候进京赶考。为了怕早上塞车,误了大事,前一天先住进考场附近的「客店」,不像古时候的相公有「书僮」陪伴,现在就由爸妈当老书僮。

这次陪伴孩子经历多元入学,我真觉得是多「元」(钱)入学,申请每个学校要一千至一千五不等的费用,加上事前要先印好几十页的送审资料(孩子高中的丰功伟业),装订费、限时挂号费,平均每个系要花两千元,每人可以申请五个系,就是一万元,这还不算面试时南来北往的住宿交通费,想想一个普通家庭,哪有这么多钱?不过,自古以来,中国人进京赶考都是大事,就算勒紧肚皮,也要千里迢迢赶考,说不定路上因为下雨躲进什么大户人家,有人惜才,就送了好多盘缠;或者遇见千金小姐,不惜以身相许;也说不定在庙里遇着女鬼……啊!我真是小时候看多了古装电影吧。

进京赶考前,儿子已经忙了几星期,忙到真想雇一个秘书来准备那些资料。除了拿回学业成绩证明,还要把课外活动、各种比赛的照片整理好,将各种奖状扫描后印出合适的尺寸,再拿去装订。此外也要附上读书计画、对于科系的了解等,期待审核的教授青睐。如果我是评审,真是太难选择了,每个孩子都把最优秀的成果呈现出来,光是这份努力,就值得大大夸奖,可惜大学不是选谁最认真、最有诚意、最有兴趣、而是谁最有资格。

千万学子中,谁最有资格进台大?交大?清大?成大?每个学校系所都有各自的门槛,学生按着兴趣,及学测的成绩,找寻可以申请的学校,再进行第二阶段的考试或面试。去台北的那一场,儿子考的是写程式,也有些人选择考数学。

当天早上,旅馆附送的丰富早餐,孩子心情紧张,完全吃不下。去台南的那一场,考的是逻辑、性向与资讯三堂。每堂有三位教授一一发问,面试者回答五分钟。看着每个走出试场的学生,都既紧张又兴奋。这些陪考的父母都像我一样有点年纪,比孩子矮半个头,又关爱又骄傲地看着孩子面对人生的挑战。

考完之后松了口气,还有一个多小时才要搭火车,我们母子俩趁机去了趟安平古堡。后来在报纸上看到,当天李昌钰博士在台南调查完枪击案,也是临走前去古迹绕了一趟,回忆他小时候与父母同在的时光,觉得很温馨。

这是一场供给与需要的竞赛,是一场决定人生方向的大考。过了关,四年之后,还有研究所,然后出国或就业,接着是成家、生子,还有无数的人生考试等着人人进京赶考。成功的标准在哪里?门槛在哪里?

最后,还有一场考试,决定我们能不能进天国。面对带着一生的丰功伟业,以为自己必然得救的人,主考官可能毫不留情地说「不录取」,而认为靠自己不可能进天国的人,却可能已经榜上有名了。门槛在哪里?落榜的人,不能怪主考官不公平,只能百分之百担起考不上的责任;而上榜的人呢?不能夸口说是自己有资格,只能百分之百感谢上帝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