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
浇不熄的渴慕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在历史与时间的长河中,无数的人都曾经被神的爱触摸过。这样的相遇往往唤起了我们灵里的渴慕,驱使我们更为主动地寻求,渴盼让这样的爱永远在生命中驻留。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与地点,只要曾经经历过神的同在,哪怕只是一瞬间,都会在我们的心中产生一种渴慕,期望这样的同在能够持续,并且永不止息。不过,历史同样也显明,我们这份对爱的渴慕,其实常常得不到满足。
而今天的问题更大,因为这份渴慕似乎睡着了。什么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分心。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Confessions)中说,「我们的心总是渴求无数的东西,然而只有在祢的里面,我们的心才能得到安息。」换言之,我们虽然需要神,却常常更渴慕神以外的东西。我们渴慕各种其他的事物――生活必需品,当然,此外还包括了一切我们觉得迷人的事物。只有被神的爱触摸,我们才可能明白真正该追求的事物是什么,进而活出崭新而丰盛的生命。
开发对神的渴慕
毫无例外的,在接受与回应神的爱这件事上,我们的潜力需要开发。今日我们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西方文明的文化环境,对基督教信仰愈来愈有敌意。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把宗教搁置一旁,视它为陈腐而不相干的世界观。人们若对神产生渴慕,这样一个根本就不会鼓励人思索神的文化环境,自然更不会让那份渴慕有发展的余地。
基督徒的灵命塑造是一个神所订立的过程,它塑造我们全人,使我们具有基督的品格和本性。当我们敞开胸怀回应这个过程,我们的内在将因此受到陶造,我们的外在生命也就自然而然地将这样的陶造表现出来。灵命的塑造涉及每个人生命的隐密向度,神将这空间赐给我们,由我们选择作自己要作的人。
从这隐密的空间,我们作出选择,要如何运用自己的悟性、情绪和意志这些可用的资源。就是在这里,我们在神面前运用良心,也得到动力和邻舍建立关系。就在这隐密的空间里,我们被塑造,品格成形;就在这里,神和我们相遇,我们选择了要跟从他。
这事怎么发生的?我们如何被塑造得能以自己的生命来表现基督的精神?我们需要一种与神同行的生命,在其中透过对话与救赎的关系,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敞开,进而接受圣灵的影响。圣灵将在我们里头主动赐下生命,在这条永不止息的过程中,引导我们成为基督的样式。这些操练如果运用合宜,能帮助我们灵性日渐成熟,以基督的心来回应我们的生活境遇。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以最适合自己的作法来达成这陶造;不过,透过汲取前人所开拓的之路径和智慧,我们一样也却能得着极大的进展。
通往与神同行人生的七条路径
我们以提出七条明显的路径来对抗当代趋势,因为这个趋势把极为不同的灵修学着作压缩成过度简化的单一取向,大大残害了基督教信仰。相反地,我们强调至少有七条主要路径可通往与神同行的生命,它们全都以耶稣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为中介。没有哪一条路径是惟一的基督教路径,而把别的排除在外。
每一章各描述一条由某些古典灵修作家所具体表现的路径,他们启发我们明白基督徒生活的丰盛。没有哪一个作法足以应付每个人,因为我们的需要、经验、问题、气质、和人生处境都不同。我们在自己旅程中所汲取的作法,也不只一个。即使我们可能偏爱某一条路径胜过其他,但在我们的人生中,这全部七条路径都会变得既有用也相关。书名中「渴慕神」这三个字,暗指奥古斯丁的着名教训:因为我们受造乃是为了寻找在神里面的丰盛生命,所以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行动,都源自我们这份对神的渴慕。本书的众多路径乃为了帮助我们朝神的方向而去,好叫我们满足这份无法熄灭的渴慕,而非因着用错误的事物来满足这份渴慕,而使它一再受挫。
见证人如同云彩环绕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既不清楚自己生命的蓝图,也不明白各人经历背后的目的。即使偶尔瞥见神的雄伟设计,我们大部分的人生依然行在黑暗中,并没有如我们所愿的那般清楚明白。幸好,我们拥有过往许多人所无法享受的特权,我们既有新旧约五彩缤纷的人物故事¬¬――包括耶稣自己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伟大圣徒的故事,他们在两千年的基督教历史上生活过。正如希伯来书所记载:「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来十二1),当年领以色列人经过旷野的那朵云彩,它彰显了神的同在,如今仍旧向我们彰显。
透过这些见证人,我们就能以神子民的身份一同前行,相信即使我们不一定了解事情为何发生,感觉不到神的手在引导关心我们,却仍然能凭着未来必实现的这应许而活。身为神的儿女,透过这些合乎圣经真理的伟大人物,我们将会在自己与神同行的生命里,发展出同样的深信。
每一时代,伟大的基督教圣徒都运用圣经的着作、别人的神学反省、人类的理性能力、当时的文化资源、以及灵性的操练,而培育了他们与神同行的生命。伟大的众圣徒藉由他们的这些反省,见证了圣灵的作为,当我们阅读他们的反省,我们的灵性生活将会得到最佳的指引。
除此之外,我们更盼望这本书能吸引新一代信徒的注意,我们深深相信,属灵传统的智慧同样能使这一代的人寻求并寻见「那真正的生命」(提前六19)。
(本文摘自校园书房出版社新书《一生渴慕神》绪论)
本文与《校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