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转寄

性教育应落实到中小学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随着暑假的开始,越来越多的年轻情侣开始尝试更进一步的身体接触,日前媒体报导,有名17岁少女怀孕了却不敢与家人讨论,独自产子后因惊慌失措,误以为没有哭声的孩子是死胎,而将婴儿藏在衣柜里。直到隔天家人发现,婴孩送医时已死亡。

  社会舆论多导向责骂这个青少女及其男友,质疑他们16、17岁了,怎么可能不懂得避孕。事实上,励馨基金会长期关注青少女怀孕议题,理解悲剧发生,是许多社会系统功能失灵所引起,包括家庭系统、教育体系、医疗体系,以及社政体系都没有发挥该有的功能,而非仅是「不懂得避孕」这么单纯的原因,才导致了悲剧性的结果。

  在华人社会的传统中,对「性」向来隐讳而不讨论。而在性别的差异对待上,对男性的预设期待是积极主动、冒险;对女性的预设期待则是温柔、被动接受。但励馨在实务服务中发现,这样的传统思维,造成很不良的状态。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在男女交往中,特别是对于「性」的好奇,此种传统思维,经常造成青少女毫无能力和男朋友讨论「避孕」一事,在性的协商权中是缺失的。

  性事的发生,多半突发在独处机会上,也许当下,青少女心中略有恐慌、略有不愿,却因从小被潜移默化的传统(女生要乖才会讨人喜欢),让她在那个时间点上就默默的顺从了。

  台湾的性别教育在华人「恐性」文化中一直是缺席的,台湾的性教育没有教导男生应该要尊重女生的意愿,「不」就是「不」,而非欲拒还迎;台湾的性教育也没有教导女学生如何认识性,更没教导女学生身体的自主权。一旦要发生亲密关系时,随着性别教育的失守,亲密关系往往就被男学生以从A片学来的错误性知识所主导,而女学生也没有发声的余地了。

  发生亲密关系进而怀孕后,又有许多社会舆论认为,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怀孕?月经没有来或肚子变大,不觉得奇怪吗?怀孕后期甚至有胎动呀!事实上,青少女在怀孕后通常是非常惊慌且不知所措,若要与亲人讨论,等于同时要暴露自己有过性行为,以及已经怀孕这2件重大的事。

  而台湾社会认为,青少女是没有性自主权的。青少女往往在面对这巨大、自己又无法处理的事件,会有种逃避的心理状态,如果此时,又对所有相关求助的资源不理解、不清楚,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最后就是演变成令所有人都悲伤的结果。

  无奈的是,虽然励馨常有许多到国高中宣讲的机会,但提到青少女怀孕议题,学校师长却总是说:「我们的孩子很乖,所以青少女怀孕议题不用讲太多。」也因此,在最前端的励馨,只能透过长期推广性别平等教育、定期举办女孩营队,希望台湾女孩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从小培育。此外,也带着女孩讨论家庭、同侪与自己的关系,陪伴女孩检视环境中对女性的友善/不友善态度,期待女孩能逐渐长出能量,觉察社会文化对自己的规训,也有勇气拒绝传统文化规范下的乖女孩。

  励馨强调,要解决青少女非预期怀孕的问题,除了家庭系统、医疗体系与社政体系的介入,重新检视台湾的性别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呼吁台湾的教育体系,应该要: (1)向下扎根:将性教育具体落实在中小学教育系统中,让青少女/男有足够且正确的性知识,以免发生非预期怀孕而不知所措。 (2)教育工作者性/别意识再提升:他们往往是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旧时代的「恐性」文化会影响学生,让他们不敢求助,或向老师请教与讨论。 (3)提升校园辅导系统的性/别敏感度:校园辅导系统并非通报机器,正视校园辅导系统的影响力,让性别教育不再失守,进而减少校园女学生非预期怀孕而无法求援的憾事。 权利与义务。


图片提供/123RF

>本文与励馨基金会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