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转寄

发自爱的关怀才是教育的关键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前些时候,过去一些毕业的研究生老友们来找我叙旧,相聚的过程中,我跟他们聊到很感谢他们过去在不同人生阶段,跟我一起阅读、讨论、实践各样的「客观知识」;也因为他们的同行,让我那段时光不再孤单,而是有同伴的扶持。但是从去年二月我改换服务学校之后,我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有在实践「关怀伦理」,而非只是课堂上的讨论,我甚至认为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价值。

因为过去的我偏好「是非分明」(或者姑且称为「正义伦理」),并期待自己坚持住某些正确的价值;但是在过程中,却较少静下来聆听我所嫌恶或批判对象的故事,也因为这样,我很容易觉得自己是正义之声。

我跟学生说:相信你们一定都记得,以前我在第一堂课都会恐吓学生这堂课多么累,希望没有心的同学退选。后来想想,其实我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不想看到」学习动机低落的学生;或者说,我没有勇气改变自己,构思更多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直到去年二月我来到新的服务单位,重新反省自己当大学老师的「初衷」,以及自己琅琅上口的关怀伦理:我当初想当大学老师,不就是希望陪伴学生,让他们建立自信吗?关怀伦理的核心价值,不就是该相信学生有「好动机」,聆听他们最真实的感受,同时也将最真实的自己交托给他们吗?

于是,我下定决心要花时间、心力参与学生的生活,聆听他们真实的想法;在此同时,也好好梳理自己大学时代的经验,在课堂上跟同学们分享。半年多来,我在与学生的关系中真切地感受到:人与人如果真能产生什么影响,最有可能的一定是在「信任与关怀关系」中;靠着理性辩论或许能争辩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但「改变」却很难在不信任或被撕裂的关系中产生。

我终于明白:如果老师最大的任务是协助学生学习,那么最重要的不是证明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更不是恐吓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退选;而是真正地关心他们,以他们最佳选择为优先考量,必要的时候甚至要跟他们一起混乱、焦虑、痛苦。我终于明白,这就是「爱」!


图片提供/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