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作家》

| | | | 转寄

寒冬中,他的背影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与张先生约在火车站前的麦当劳用印盖章,完成一些过户的书面手续后,他很潇洒的走向对面的国光号车站,搭车回台北去了。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看着他过马路时的背影,一旁的陈代书缓缓的说:「现在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

张先生,95年底的时候,打来一通电话,说要把一间房子捐给励馨。一开始,大家抱着是否是诈骗集团的把戏而有所顾虑,于是,一起到他的住处去了解情况。

  第一次的见面有点尴尬,毕竟是未谋面的人和陌生的环境,我们存着戒备的心进到了屋子里。心里想着是,为什么他要把房子捐出来?会不会房子还有贷款?是不是房子有什么问题…一串的疑问在心里盘旋。张先生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表示,房子是以前在高雄工作时为了方便买的,家里在台北,将来可能会出国,用不到这间位在高雄的房子了,不如捐给励馨,让更多有需要的人使用。

  我心里很狐疑,尽管自己不使用,租人或卖掉不就得了?

  不是我们抱着怀疑的态度,其实张先生在决定捐房子前,也做了很多求证的动作。他亲自到励馨高雄服务中心来,只为证实励馨确实有南区办事处;他也与总会联络过,说明房子是要捐给机构的。而且,他对励馨的服务项目了若指掌,捐屋绝对不是意气用事。

  于是,繁复的过户程序开始进行,在沟通中对张先生的认识也越来越深。他以前在高雄是英文老师,后来出国进修;是个素食主义者,崇尚自然的生活,在城市里行动不是骑单车就是步行,来往北高则搭乘巴士或火车。总而言之,仅管他不穷,但也绝不是那种有钱到把房子任意捐出来的富有人家子弟。

  他很急着赶办手续,原因是他需要尽快回台北找工作。于是,我和代书便与他约在车站前的麦当劳,请他将所需的文件一次盖完章。

  冬末,犹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冷,我们点了热热的咖啡来暖手,张先生很快的在所有文件上盖章。在轻松的交谈过后,我还是提出了我的疑问:是什么原因想将房子捐给社福单位呢?他仍旧云淡风轻的笑着说:「钱够用就好了,如果房子能提供给你们做更好的用途,比我卖掉还来得有价值。」

  因为要赶车,张先生很快的就离开了。在穿越斑马线前他对我们挥挥手,背在肩上的大包包更显得他的瘦。

  为什么要写张先生的故事呢,不只是他捐给励馨一间房子,更因为他改变了我对人的想法。我一直以为,人做好事是有目的的。有的人攀利、有的人图名。有的人想做好事的前提是:等有钱、有闲以后再来做。但,我却遇到他这种低调的人,他甚至不要捐款收据,不要感谢状;依着自己的信念,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以及做一些别人觉得是傻瓜才会做的事。

  张先生回到台北后,先在市立高中找到代课教职。那年年中,决定再回加拿大去,后来在列治文市找到一份正职的工作。他很高兴的写信与我分享这个讯息,他说,他实在是太幸运了,这份工作的月薪及福利都很好,还有两份退休金,希望未来将多充实学识服务人群,则此生就不虚度了。看了他的信,我真的很为他高兴;因了他的顺势而为,因了他不求回报的奉献,他的幸运,并不是平白获得的。

  现在,张先生的房子成了励馨南区的馨房子,陆陆续续的,有独立生活方案的少女住了进去,有需要庇护的妇女暂时歇身,有未婚怀孕的小妈妈待产,她们在那里安心的住下来,等着人生的另一个机会能重新开启。

   而我脑海里,那个背着大包包挥手离去的背影,依然鲜明。

◎本文与励馨基金会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