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阿祥 2011.08.14
大儿子天生体质不好,有气喘,小时候常常生病。除此之外,他也容易蛀牙,不到两岁就蛀了好几颗。因为太早蛀牙,带他去看牙医的时候,还没办法理性沟通,所以好几次都是大人在旁边硬压着他,用强行的方式看牙。或许是这个缘故,儿子心理留下阴影,以后只要听到牙医器械的声音,就会焦躁不安。
为了让儿子可以安心地矫正牙齿,我和太太四处打听,换了十多位牙医师,最后终于在台北敦化路的一间医院,找到了一位女医师。当时我还在赶论文,女医师是论文指导教授介绍的,她说这位女医师向来对孩童很有办法,值得我们跑一趟。
去了医院,发现果然值得。女医师听了儿子的病史,还有他对看牙医的抗拒后,只是笑了笑,摸摸儿子,鼓励他,然后放弃电动的洗牙机与器械,拿起两个最土法炼钢的器具,开始慢慢把儿子蛀牙上的污垢,一点一点地刮掉。到了洗牙的时候,也是用一颗小到不能再小的棉花球,一点一点地把牙齿上的水渍吸掉,让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器械的声音,不会让儿子紧张。因为过程全不用电动的,所以补一颗牙,一般只要五分钟的时间,往往会用上半个小时,但也因为这样,儿子看牙医的时候就不再害怕了。
不过,问题来了,这位女牙医的医院离我们家非常远,来回各要五十分钟,加上看牙的三十分钟,每次都要花上三个小时。女牙医周末没有看诊,换句话说,只要是到了儿子看牙医的日子,我就得请半天的假,带着他「千里迢迢」。久而久之,办公室的同事都知道,每个月我会有一天不在办公室,原因就是带儿子去看牙。
距离当然是个因素,不过带儿子去看牙,最大的障碍,还是我自己。每个月要花上这么半天,辛辛苦苦开上两个小时的车程,车上要想尽办法安抚坐不住的儿子,玩具、零食、音乐样样都来,有时候他半途想上厕所,更要路边临时停车让他「解决」,帮他擦屁股,然后找方法把自己脏掉的手弄干净。就这样一路乌烟瘴气,累个半死,往往只是为了儿子一颗「快要」蛀的牙齿。
这样的时间安排恰当吗?有必要每个月请这么半天,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吗?上帝为什么要我把自己的时间,花在这个好像没什么效率的事情上?每一回,我都要面临类似的「意义质问」,我想知道,这么做到底意义何在?
直到有一天,读到《幸福家庭力量大》这本书里的一个段落,作者凯文.李曼讲到有一次,他问已经长大的儿子,小时候对父母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李曼本来以为,儿子会说是到哪个国家出国旅游,或是买了什么最热门的玩具等类似的回忆,没想到儿子却说,他印象最深的,是读小学时,李曼一、两个月会刻意请假一天,特地带儿子去郊外晃晃,然后买一支冰淇淋来吃。「我到现在,都还尝得到冰淇淋那温暖的味道。」儿子这样说。
原来,对小孩子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往往不是外在物质,更不是大人世界的名利。真正有价值的,是父母亲愿意放下一切的陪伴。这样的陪伴,到了孩子长大,面对各种挑战,经历孤单寂寞的时候,将会产生力量,支撑着他们往前迈进。
我终于了解,自己这样陪伴儿子去看牙医的意义在哪里了。二、三十年后,当儿子遇到生命中的险阻,有过不去的难关,我每个月每个月陪伴他看牙医,去克服心中恐惧的行动,将会成为他珍贵的回忆,进而促使他相信,再大的难关,都能走过去。
电脑 OUTLOOK 的提醒跳了出来,明天又是带儿子看牙医的日子。我在心中已经开始盘算,明天要给他什么样的回忆,给他什么样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