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

| | | | 轉寄

第十一課 傳道者:生之追尋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本課目的

介紹傳道書的主旨、背景並探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以後,學生應該能夠:

  1. 根據傳道書來評估世人所認為寶貴的一件事。

  2. 舉出一個理由說明人生為什麼虛空、人為什麼活著。

本課金句:傳道書 12:13

 新標點和合本: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現代中文譯本:

一切的話都說完了,總結一句:要敬畏上帝,謹守他的命令,因為這是人人應盡的義務。

 台語白話字:

Chiah ê sū lóng í-keng thiaⁿ-liáu lah; kiat-bé chiū-sī kèng-ùi Siōng-tè, kín-sīn siú I ê kài-bēng; che chiū-sī lâng chiâu-pī ê pún-hūn.

 台語漢字:

諸個事攏已經聽了啦,結尾就是:敬畏上帝,謹慎守伊的誡命,這就是人齊備的本分。

本課大綱

一、引言:生之追尋

二、傳道書的卷名與作者

三、傳道書的解釋

四、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

五、結論:不可缺少的只有一件

討論與分享(請擇題討論)

  1. 你思考過人生的問題嗎?你活著的目的或意義是什麼?你用什麼座右銘來走人生的道路?

  2. 你會像傳道書的作者一樣覺得日光之下無新事嗎?(參見傳道書 1:8-11)

  3. 你認為在人生追尋的過程中,自殺是可以接受的一種選擇嗎?人有沒有權利結束自己的生命?你的看法如何?

  4. 你認為人生最寶貴、最值得追求的事情有那些?請列出其中的三項。你所認為重要的事,曾經隨著年紀與人生的經驗而改變嗎?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轉變?

  5. 你是否想過要留給兒女最好的?你認為什麼是最好的?你認為最好的事物,傳道書怎麼看這件事?

  6. 你思想過年老的狀況嗎?你如何看待自己和家中長輩的晚年?你為兒女付出最好的,你也能為父母付出嗎?(參看傳道書 1:1-8)

  7. 如果你還有六個月可以活,你最想要做的三件事是什麼?

課程內容

 一、引言:生之追尋

你思考過人生的問題嗎?你活著的目的或意義是什麼?可能在不同的階段,你的想法會不一樣。如果你曾經改變過,請分享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改變?

你會像傳道書的作者一樣覺得日光之下無新事嗎?

有些人由於沮喪或遭遇挫折,想不開而自殺;你認為在人生追尋的過程中,自殺是可以接受的一種選擇嗎?人有沒有權利結束自己的生命?你的看法如何?

傳道書就是在探討人生各樣的問題。作者以他豐富的人生閱歷,逐一探究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事物。他得到的結論是在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一切都是虛空的虛空,只有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盡人的本份才是最重要。這些嘗試的過程實在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參考。底下我們要先探討傳道書的背景,包括它的作者、卷名、如何解釋、以及它在正典中的地位等等,然後藉著傳道書作者追尋的過程和感想來探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以供追尋者作參考。

 二、傳道書的卷名與作者

「傳道書」這個卷名來自希臘文七十士譯本,它的希伯來文卷名 Qoheleth 意思是傳道者,由於它有陰性字尾,可能指的是傳道者的聖聖職。這個字的字根,意思是「召集、聚集」。耶柔米根據這個觀念,在他的拉丁譯本裡稱此書為 Concionator,意思是「大會召集者」。現代英譯本將這個字譯為 Preacher,意思是「宣講者」。

中文聖經這個字出現在第一章第一節末了,翻譯成「傳道者」,它原先有「大會召集者」或「教師」之含意。本書開頭第一句,作者就以傳道者自居。猶太人的傳統認為傳道書的作者是所羅門王。雖然全書中不曾提及所羅門王這個名字,但是他是大衛的兒子中唯一登上王位,在耶路撒冷作王的人,正符合 1:1 所說。基督教在馬丁路德以前,都接受所羅門為傳道書的作者。路德本人亦在傳道書註釋中主張傳道書的作者乃是所羅門王(註 1)。

反對所羅門王是傳道書作者的理由如下:

所羅門寫箴言和雅歌時,都直接了當地把他自己的名字寫出來,而傳道書卻沒有聲稱所羅門為作者。

作者曾經數度暗示,在他之前耶路撒冷有許多的王(1: 16、2:7、2:9)。若是這樣,傳道書的作者就不會是所羅門王了。

傳道書的用詞、形式及風格都比所羅門時期晚很多,是被擄以後的作品。

作者似乎無力改革所觀察到的弊病,這和所羅門為王所擁有的權勢不相稱。

巴斯德認為,上面這些論點都可以駁斥,傳道書的作者非所羅門王莫屬(註 2),它可能是所羅門經歷過所有的榮華富貴,晚年離棄上帝時所寫的懺悔錄。萊特(J.S.Wright)指出,如果傳道書的作者真的是所羅門的話,它在稍後期一定經過文字上的改寫,使它更符合當時的情況,因為書內的語言屬於較後期的作品(註 3)。不過也有可能是一個稍後期的作者,根據所羅門對人生虛空的的評論,借用所羅門的名義寫下傳道書。卜洛克認為這是一種文學形式的扮演,不算是偽造,作者亦無不良動機。作者只是有意隱藏自己的身份,借用古人的精神來傳達書中的信息而已(註 4)。不論傳道書的作者是誰,大部份的人都同意,傳道書的現有型式約在公元前兩百年左右完成。

 三、傳道書的解釋

傳道書的解釋牽涉到統合性的問題。有學者認為,傳道書剛開始的核心部份是由一個懷疑論者所寫成,他質問上帝在這世間的作為何在。後來有別人加以潤飾,其中一個站在正統的立場來調和它,使它平衡(傳 2:26、3:14),另一個則加入享樂主義的段落(傳 2:24-26、3:12-15)。這是把傳道書分割成不同的部份,分別由不同的人執筆。但是主張全書有統合性的人認為,這些不同的段落是一個自然人默想的過程,所以會有不同的思想出現(註 5)。

不論如何,傳道書的內容似乎有悲觀的傾向,也有懷疑論的傾向。這樣的一卷書怎麼會出現在聖經裡呢?它和聖經整體的教訓是否相符合?到底我們要怎樣來解釋這卷書?

事實上,傳道書在被接納為正典之前,曾歷經不少的爭論(註 6)。西拉之子在公元前 190 年左右採用本書的態度,好像它已經是正典一般。但是公元前一世紀的次經「所羅門智訓」卻強烈地排斥傳道書。猶太的學者們對傳道書有不同的意見。米示那(Mishnah)(註 7)告訴我們,沙買學派(Shammai School)反對將傳道書列入正典,希列學派(Hillel School)則贊同。最後希列學派獲得勝利,傳道書在公元 90 年的雅麥尼亞會議(the Council of Jamnia)被納入正典(註 8)。

傳道書和約伯記、箴言同被列為猶太人的智慧文學,猶太人在每年住棚節時要公開宣讀。可能是因為作者強調享受生命,所以被選在一年一度的歡樂節期來讀。巴斯德特別提醒我們,讀傳道書不能孤立某一段或某一節,以為那就是作者的主張,而是要從整體的信息來看。本來,解釋聖經就不能斷章取義,尤其是傳道書的性質特殊,它所討論的事情具有累積性,若不全盤來讀,更容易造成誤解(註9)。舉例來說,傳道書的語調比較低沉,會給人有悲觀的感覺。其實,那是作者誠實地在面對人生各樣的問題,他在親眼看見社會不公義、又感覺人生無意義的謎團裡思索、追尋。他的思考是漸進的,最後得到的結論和悲觀主義相反,就是人若尊敬上帝、順服上帝,他就可以安心享受上帝為人今生所預備的福樂(傳 3:22、11:9),並且能夠盼望那邪惡得審判、正義得伸張、賞罰分明的大日子(傳 12:14)(註 10)。

至於有懷疑論者在傳道書裡找到根據,認為傳道者對今生的一切都抱持懷疑的態度(傳 1:8、1:18、3:9、8:16-17),其實是他自己忽略了傳道者整體性的結論與信息;傳道者發現一切眾生百象的背後,都有上帝的手在管理(3:17、9:1)。懷疑論者又根據傳道書 3:19-20 主張人死如燈滅一般,因而對死亡之後的生命有所懷疑。其實觀察上下文就可以發現,傳道者明白宣示,人的靈是往上升,上帝必審判義人(註 11)。

 四、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

你認為人生最寶貴、最值得追求的事情有那些?請列出其中的三項。你所認為重要的事,曾經隨著年紀與人生的經驗而改變嗎?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轉變?下表列出世人所追求的事務及傳道書對它的看法:

世人為何喜歡 傳道書或基督徒的看法
1.金錢
(豐富)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錢能使鬼推磨
入了棺材伸出手(死要錢)
錢能叫萬事應心
 (傳 10:19)
滿足五官情慾或賄賂保生命
傳 2:8-11 虛空捕風無益處
 (參考太 6:19-21)
傳 5:10 不能滿足人心
傳 5:13-16、6:1-2 不能享用
 (參考箴 23:5、路 12:16-21)
傳 11:1-2 要行善佈施
 (參考路 12:33-34)
* 要心管錢,不要被錢管
 傳 10:19、路 16:13-14、18:18-27)
*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 6:8)
2.名譽
(尊榮)
虎死留皮,人死留名
人心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
(傳 7:11、箴 22:1)

 

傳 1:14、2:4-11 虛空捕風無益處
傳2:16、9:5 暫時而已,日後都被忘
傳 3:22 身後的事自己不知
 (比較約壹 2:15-17,論今生的驕傲)
3.健康
(長壽)
健康為一切事業之本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傳 3:18-21 必歸塵土
傳 6:3-6 長壽卻不享福
身體健康而心靈不健康亦無用
 (參見 箴 18:14)
主耶穌看赦罪比醫病重要
 (可 2:1-12)
內心出來的比食物更污穢人
 (可 7:14-23)
4.智慧
(知識)
智慧者得人尊敬
智慧勝過愚昧(傳 2:13)
智慧和產業並好(傳7:11)
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
(傳 7:12)
智慧勝過勇力
(傳 9:13-18)
傳 1:18 多有智慧,多有愁煩
傳 2:16 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死亡
傳 2:26 智慧是上帝所賞賜的
傳 9:11 智慧的未必得糧食
何以箴言到處都要人追求智慧?
比較屬天的智慧與屬地的智慧
箴言 8 章、箴 3:3-7
羅 1:19-25、林前 1:18-25
5.愛情(婚姻) 愛如死之堅強
海可枯,石可爛
天荒地老,此情永不渝
二人成為一體(創 2:24)
二人同睡較暖和
(傳 4:9-12、9:9)
問題是:這世間真有永久不變的愛情嗎?
傳 2:8 虛空捕風無益處
傳 7:26-28 帶來痛苦
傳 9:5-6 愛是短暫的
(參考箴 5 章、6:20-35、7 章、9:13-18)
上帝在基督裡的愛(羅 8:35-39)
婚姻的原則(參考林前 7:1-19、創 2:24、太 19:3-12)
6.寫作(立言) 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
蓋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藏諸名山,傳諸其人

傳 3:22、6:12、10:12-14
身後事不得見
傳 12:12 讀書多,身體疲倦
問題是:誰能分辨那本書是真正有益人群或不朽的呢?書是發表個人的看法,可能是個人的偏見。這「看法」是否正確?
有標準可循嗎?
勝者為君,敗者為寇,歷史存真嗎?
7.道德(至善) 可欲之謂善,何為至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格物、致知、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孝順(百善孝為先)
控制舌頭、節制
樂善好施
傳 5:1-7 要敬畏上帝
傳 11:1-6 盡力行善
問題是:古今中外每個人都有他的看法和標準。什麼是至善的道德呢?
比較中國倫理道德和聖經中的善
十誡(出 20:3-17):
前四誡─天道(儒家也提到但不十分清楚)
後六誡─人道,人道始於孝親
8.五官享受 遊山玩水,酒肉朋友
環遊世界,朋友滿天下
傳 2:1-26 虛空捕風無益處
9.多子多孫 百子千孫
老來有人照顧
傳 6:3-6 不能享福亦無用

 五、結論:不可缺少的只有一件

傳道者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教誨,他是一位智慧教師,要把他多年來思考與經驗的心得,傳授給別人,使他們獲得觀念上和實用上的益處(註 12)。他主要要表明的信息有二:

(一) 凡事都是虛空──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宋朝蘇軾曾經作出這樣一首有名的詩: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自有人類以來,人每天所面臨的問題不都是一樣嗎?不論智愚賢不肖,也不論他的國籍或背景文化,每個時代的人所面臨的問題,雖然有輕重之分,但問題卻是大同小異,都是日光之下的事。一代過來,一代過去,科學雖然進步,但人生的問題最多只是換湯不換藥而已。

(二) 既然地面上的人生只是虛空,那麼我們該如何生活?人生還有盼望嗎?

其實人的慾望在達到以後還不能滿足,是因為人心原有預留給上帝的位子。傳道書 3:11 說,上帝將永生安置在人心裡。除非人與永恒的上帝聯結,否則人心不能得到滿足與安息。因此傳道書的作者指出,人生在世應該:

敬畏上帝,遵守祂的誡命,因為末日有審判(傳 3:17、12:1、12:13-14)。

要知足,盡情享受上帝的恩賜(傳 2:24-25、3:12-13、3:22、5:18-20、8:15、9:7-10、11:9-10)。傳道書 9:9 特別提到「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上帝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

總結來說,世上的事物在人的一生當中,在某些時空情形之下,都有它暫時性的價值存在。我們可以追求,但要知足常樂;並且不要忘記在日光之下它們都會過去,只有當它與日光之上、永生的上帝發生關係,才有永恆的價值。受造物再怎樣美好,它都不能成為最終的追求目標。人必須要尋求上帝、敬畏上帝,服事上帝,才不會感到虛空(傳 12:13)。

使徒保羅在新約羅馬書也指出,受造之物都服在虛空之下,但仍然存著盼望,可以說是盼望那日光之上的事 (羅 8:20-25)。歌羅西書 3:2 說,「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也是這個意思。

我們在世上追求許多東西都很好,不過要記得耶穌說過,「不可缺少的只有一件!」(路 10:42) 那就是親近主、認識主、跟隨主的腳步行(可 10:17-22),因為這就是永生(約 17:3)!

附註

  1. 卜洛克(C.H.Bullock), 《舊約詩歌智慧書導論》, 賴建國、陳興蘭譯, (台北:華神出版社, 1994), p.178.

  2. 巴斯德(J.S.Baxter), 《聖經研究 II》, 楊牧谷譯, (香港:種籽出版社, 1992),pp.177-178.

  3. J. S. Wright, The Illustrated Bible Dictionary, vol.1 (Wheaton: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80), p.408.

  4. 同註 1, pp.179-180.

  5. 同註 1, p.176.

  6. 同註 3, p.408.

  7. 同註 1, p.182.

  8. 米示那是猶太人的口述傳統,詳見本書第六課附註 8。

  9. 關於雅麥尼亞會議將舊約全部定稿的這種說法近年來也受到質疑,不過舊約定稿的年代應該離此不遠。

  10. 同註 2, p.185.

  11. 同註 2, pp.185-186.

  12. 同註 2, pp.187-188.

背金句:傳道書 12:13

作業

  1. 閱讀雅歌書 1-8 章,欣賞這美麗的詩歌。最好看現代中文譯本或新標點和合本,比較容易把握誰是發言者。

  2. 請閱讀第十三課課文。

歡迎參觀 梁望惠 的個人網站



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簡介
       
律法書| 王國的建立| 列王與先知| 詩歌與智慧文學| 先知書
     
耶穌生平| 使徒行傳與保羅書信| 門徒書信與啟示錄
【版權所有 歡迎應用 勿作商業目的之用】
欲購書籍,可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tel:886-2-23625282 ex 215 or 218, email: yoh-nuo@mail.pct.org.tw。另,出版單位已不再提供幻燈片,敬請諒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