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與生活》

| | | | 轉寄

讓「求知」的生命活力,重新回到課堂中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重新「認識」帶來的可能性

大學時期念的是還沒改制的師範學院,那時各科的教材教法還是人人必修(現在已經不盡然如此了)。大二那年,剛好遇上建構式數學被引進台灣,引發風風雨雨各式爭論不休,我們這些「預備師資」更是霧裡看花、眼花撩亂;於是有天,也算是大學教授新鮮人的數學科教材教法老師在課堂上說:「我們花點時間一起來認識到底什麼是建構式數學吧。」

我至今還記得當時獲得的震撼,那一兩堂課的時間,我們單純討論如何理解和說明1+1=2,以及從加減到乘除這類四則運算的基本概念,然而這樣的討論卻徹底的顛覆了自己對於數學的認知,第一次體會原來這門學科的背後,不僅是一條條的公式和必須被解出標準答案的運算課題,而是人為了理解、說明世界的某些法則,並且彼此溝通而發展出來的一種「語言」,一如文學與藝術,一如音樂。過去的我從來沒機會從這樣的角度去「認識」它,甚至是喜歡上它。

將「生命」放回知識當中

也許這就是為何巴默爾在《未來在等待的教育》中一開始便不斷強調,教育(或者應該說是「求知」)的根本,必須從探索「我們如何認識」開始。長久投注於教學領域讓他看見,在過度重視專業與客觀論、以及個人主義競爭的處境下,知識逐漸被物化,成為一種全然不變、個人所能夠客觀支配與擁有,甚至用以掌控權力的工具;學科、學生、教師彼此之間的關係和生命,以及在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情緒、感知與張力,這些可能會有礙於知識取得的人性特質,也因此從課堂中抽離。我們所獲取的知識、我們的生命、和現實世界三者之間,成為毫無關係且失去生命動能的個別存在。

也是從這裡開始,深受梅頓、盧雲等靈修大師所影響的巴默爾,再次轉而向修會傳統學習,重新將對靈性生命的思索放回學習的脈絡當中。在這樣的脈絡下,「求知」並不是追尋力量,「求知」乃是生命追尋真理,而真理也在尋找生命的過程。因此每一個學習的個人,都必須先掙脫求知是為了「奪取」、「獲得」、「掌控」的自我觀點,將自己的生命投入其中,從「給予」、「聆聽」、「建立關係」的群體生命角度去看待「知識」。當我們將生命放回知識當中,容許生命彼此碰撞、激盪甚至靜默,一如化學物質互碰撞,帶有創造性的真理(TRUTH)才會重新顯現。

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巴默爾也提供不少具體可實踐的方法。從生命靈性的角度出發,他也承認,這樣的認知要在課堂上實踐也許是不容易的,在群體之中,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互動帶有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恐懼、難以掌握、彼此衝突等所造成的震盪與張力,往往會誘使我們逐漸往更具穩定性的方式走去。唯一能夠幫助我們保持這樣矛盾平衡的可能出路,是我們明白在教學、求知的過程中,在教學者、學生、或是學科的話語之外,另有超越其上的權柄和愛,能夠流洩出又真又活的話語。面對比拉多的詢問:「真理是什麼?」耶穌說:「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只有當我們重新將「教育」視為一場群體靈性生命的探索之旅,才有機會在求知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聆聽到真理的聲音。

《未來在等待的教育:從創造生命的空間開始》(線上試讀
作者:巴默爾(Parker J. Pal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