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

| | | | 轉寄

讓孩子到我這裡來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在美國西岸一間大學的課堂上,一個年輕的講師在講授牛頓的地心引力法則。他對學生說,這是歐洲白種男性壓迫下的產物。物理課竟成了社會課!

有位女教授試著從學理與這位講師溝通,效果不彰,最後她諷刺地回應,或許這位講師應該從廿層高的大樓邊緣「往上跳」,來證明他的「非地心引力」論述。

後現代思潮教育怪象

這個教育怪象,正是目前歐美學術界的顯學:「任何真理的宣稱,都是壓迫。」「這世界沒有真理!」「真理是不能為人所知的。」這原是用於社會科學上,又稱之為後現代主義,卻延燒到其他學科。1+1於是不再等於2,一些人深信之並奉為圭臬,以致連牛頓的地心引力都被拋棄。

這種觀念也悄然滲透日常生活,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唐慕華著的《讓孩子到我這裡來》一書,就是要探討歐美先進國家處在後現代思潮下的孩子,所遇到的各種窘境。

事實上,後現代主義也開始在台灣的教育界發酵。數月以來,一些家長與老師反對國中、國小置入「多元情慾」的兩性教育。這些爭議的教材,其背後理念基礎就是後現代主義。在此觀點下,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兩性教育,基本的異性戀、一夫一妻等觀念,應「去真理化」;人們應該透過學習接納「多元的情慾」,從一男一女,升級成男男、女女、兩男一女、兩女一男,甚至多人婚姻。

每個孩子原來皆為一個爸爸媽媽所生,如今要學習接受誰都可以是爸爸、媽媽,甚至要接受同時有好幾爸爸與媽媽。又說家長與老師堅持老式的兩性教育,就是一種霸權、一種歧視,就是強加一己價值在孩子們身上;傳統的倫理道德必須「去真理化」,它們是該被推翻的霸權思想。

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是誰

《讓孩子到我這裡來》,對於此時此刻的台灣有如先知書。因其對關心教育的家長或老師,具有指標性的參考價值。書中整理出歐美年輕人在後現代思潮下遭遇的各種問題。

好比,年輕人會不知道自己是誰。他們不斷改變自己的形象,去配合時代的風尚和潮流,於是特別容易喪失身分。並且,又因為「去真理化」之後,沒有道德權威和指導榜樣,可以模塑其個性。他們對自己沒有感覺,他們難以在婚姻或友誼中向別人委身,也不能向工作、異象或事業委身。

再加上媒體不斷地以暴力和隨便的性行為轟炸人們,令每個人對其他群體的安全和道德期望感都大幅降低。孩子在這種無意義、暴力、無價值的文化下,找不到根和家,因而受傷。而這些狀況,也正逐步發生在台灣青少年的身上。

教會面對去真理化的挑戰


唐慕華也歸納了教會面對後現代主義「去真理化」後一些常見的錯誤。例如,有些牧者僅傳遞「部分」真理,福音變得僅具治療性,而非全面性。

台灣也有這現象,一些牧者將公義與慈愛並存的信仰,去頭截尾,他們向年輕人灌輸「感覺良好主義」,信徒不需要揹十字架。讓年輕人即使身在強調捨己與犧牲的基督信仰中,也只著眼於追逐快樂,以致缺乏服事他人的能力。

另外,隨著社會多元化,歐美一些牧者隨之妥協,宣講基督信仰不是唯一救恩之路。信徒自然不會以愛的委身來加強自己作為上帝百姓的身分,反倒模糊它,年輕人更找不到成為基督徒的理由。

這種亂象台灣早已發生。幾位牧者將Jesus is "the" way擅改為esus is "a" way。耶穌唯一的真理之路,淪落到僅是其中一條真理之路,其他宗教也可以進入永恆。

活出生命的群體

唐慕華認為,愈是在沒有真理的社會文化下,反倒更該堅持真理的唯一性;在周圍文化深刻痛苦之際,教會必須是真正活出與提供生命所需的群體。因為基督徒預嘗了另一個世界的恩典與幸福,有責任透過屬靈引導,幫助後現代文化下絕望受傷的人們與孩童,一步步藉著生命模塑的過程,進入神國的同在。

教會要成為榜樣,棄絕周遭世界那淺薄、叫人分心的事物。基督徒真實的反思和屬靈學習,在敬虔的智慧中操練成長,與上帝聯合中,擁有那永不叫人失望的生命經驗,我們才能為孩子們帶來真正的意義,並為那些厭倦偶像崇拜的無望者提供一個終結,幫助他們掙脫不斷追尋新刺激的捆綁。

後現代主義「去真理化」的海嘯,從歐美衝擊到台灣以及世界各地,殘害社會經驗不足、思想價值尚未建構的年輕人與孩子。我們不需自亂陣腳,對於那些思想,只需透過書籍閱讀或聆聽專講,就像透過《讓孩子到我這裡來》一書,可以了解後現代主義對孩童的傷害與解決之道。

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否認識真理、親近真理?面對詭譎多變、各類主義學說繁生的世代,才有能力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到真理那裡。

書 名:《讓孩子到我這裡來》(Is It a Lost Cause? : Having the Heart of God for the Church's Children)
作 者:唐慕華(Marva J. Dawn)
譯 者:陳永財
出版社: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


about 陳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