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論壇》

| | | | 轉寄

網路認同現象的信仰省思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網路認同歷程的信仰關聯

  在人類文明進程當中,「認同」一直是個重要的內向性指標,從農業文明中面對面溝通的人力世界,到商業文明中文書聯繫的物力世界,乃至科技文明裡資訊傳輸的網路世界,認同活動不斷將人與她/他存在的當下境遇緊緊相繫,也層層相縛讓當代的人,幾乎抽不出身、喘不過氣。

  在網路的世界中,每一個為別人提供存在的網路平台,都在意義上要求佔有一個主導性的地位。每一次網路的登入,都象徵著一次抉擇的確認!每一個首頁的載入,都表達著一個世界連結的出口。然而,就在這個輸入•登入的歷程當中,我們身份的認同正產生著何種程度的異變?究竟在網路的世界中,身份認同活動是屬於主動隱匿、主動擬造的?還是被動賦予、被動歸屬的呢?恐怕在交織共構的複雜圖像間,難以劃清個明確的分際!一般來說,網路的隱匿性和擬造性是使得網路使用者,感受到自在和自由的重要因素,因為她/他可以恣意地遨遊在任何的網頁之中而不被侷限。一方面,似乎是網路使用者主動地認同而抉擇了一個網頁,加入到我的最愛當中;但是,另一方面,卻又在每一次進出所認同的網路世界中,被動地接受著每一個平台的設計與框限。在其間,我們似乎可以瞥見網路世界中矛盾的認同遊戲!

  在這個遊戲當中,「認同」的本質與形式不斷被重構著。對網路的重度使用者來說,「認同」是一種被框限的本質從屬關係。不管是聊天室裡面看似東南西北、五花八門的談話主題,實際上,已經制約於熟客之間的暗語與默契,對於新朋友的加入,若非成群另組主題,否則將受制於舊有的默契之中。對網路的輕度使用者而言,「認同」則是一種被解消的形式流離關係。因為登入網路不過是一種目的的過程,取得資訊的一個工具,一種隨時可以拆卸的橋樑。不論是前者亦或者後者,網路世界正不斷地重構著「認同」的概念。

  昔日當摩西帶領以色列從埃及的桎錮中脫離,所艱難的並不是【首頁】的轉換,將「埃及」變成「耶和華」,而是身份認同的轉換。即便是形式上已經從尼羅河流域豐沃,來到極簡的荒蕪曠野,他們內在的認同仍然是埃及那430年根深蒂固的種種:「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出埃及記十六3)。當以色列仍然以為將使用者需求與密碼輸入之後,就會出現一幅埃及式的奴役與享樂時,恐怕所產生出來的就是出埃及記當中所揭露的紛亂與悖逆!正因為這認同之路的艱辛,以色列民格外需要一個清楚的認同對象,並據此形成一個認同的信仰傳統。因此,耶和華在何烈山,宣告了祂的首頁獨佔性!霸氣十足的耶和華,甚至要求登入者主動丟棄【我的最愛】當中,每一件埃及樣式外套,每一件迷戀過去的彩衣。這樣一種再認同的確認,是超越了時間樊籬的進行式;這段再認同的歷程,更是期待藉由深化相互委身的關係,帶來新身份的價值。已往被奴役的以色列民,只要認真勞動、無怨無悔,便得以換來奴役中的安逸,但是這樣一種忘記身份,屈服形式的存在狀態,並不能建立起相互歸屬的認同關係,甚至是醞釀了深層的無奈和怨言。因此,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出埃及記三7∼10)


● 網路認同現象的信仰危機

  這個認同的活動委實沒有停在悖逆的曠野,也沒有歇在乍現的迦南美境,卻是藉著指向基督的預言走到了新約,也藉著基督救贖的實現,走向了每一個不斷與其存在當下掙扎困惑的認同追尋者。認同的真理,也因此不會被框限在宗教的領域,或是鑲嵌在古教堂的壁畫上,認同的真理不斷在人類文明歷程的演進中向當代的承繼者,揭示出他「再認同」的動態本質。而今天這個再認同的處境,就部份族群而言,儼然已經進入了網路含混的認同遊戲中。據此,我們極需要謹慎地檢視其間的危機,也冀望繼續從中尋找到可能的契機。

  從危機的角度來看,網路世界的認同活動對於基督信仰造成三方面值得注意的危機:

一、認同形式多元取向的盲點:

  當網路世界中的「認同」活動,已然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在邊界上的概念,每一個認同群體的活動不需要在固定的空間(家中、網咖、辦公室、電腦教室、宿舍……),甚至是固定的硬體(家用電腦、公司電腦、手提電腦)中進行時,一個只能在固定時間和地點聚會的活動,必定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因此教會所必須正視的,將是形式上的多元呼聲。因為網路的認同活動,已經在形式上抗拒了一成不變的僵化,在其間不斷強化的,是每一天不同的動態插播廣告,也是不停更新的版面設計,這種包裝形式的多元取向,塑造出對於形式過度關注的危機。

  形式多元主義使得年輕一代的信仰者,在面對信仰、體認信仰的時候,失去了對本質性真理的耐性,為了迎合形式上不斷求新求變的驅力,創意取得了變革的最高指導原則,而非對真理本質的追尋。這種形式先行的現象,所造成的危機最明顯的,莫過於將外在形式的變化,誤判成內在本質的更新。也因此,當年輕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形式語言的相似性已經遠遠勝過本質語言的互動性。舉例來說,敬拜團、青年崇拜的有無,形式上奔放程度的比較,已然取代了年輕人對於深層真理探究的興緻!因此,年輕人的信仰生活固然充滿了新鮮與創意,但是彼此相互認同的卻是形式層面的異變和包裝。

二、 認同語言主體錯置的危機:

  信仰的認同危機,不僅僅發生在年輕一代的信仰歷程當中,也發酵在年長一代的信仰經驗裡!語言作為存在的家園,本質上就表達著一種存在的代模,每一代語言使用者皆有自己的語言形式和語言內涵,藉此以形成一種主體性的位階。對於網路高度異變的存在語言來說,這種語言的更迭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頻密!就網路商品而言,每一個商品的生命週期,在一定程度上就展現出一個商品語言的生命週期。在一定週期之內,該語言為溝通提供了一個相當好的理解平台,在這個平台當中,任何舊有的語言系統一旦介入詮釋,很可能會顯得相當突兀而甚至形成失焦!

  以前,一場禮拜所有人融於一爐稱之為合一的大家庭,如今即便是為年輕人而設立的禮拜,只要牧者僅僅將講道語言從台語直譯作華語,也已經無法被根本地認同了!因為網路認同活動的發生,不會侷限在單一網頁的框框,而是多元網路的橫向連結。當網路使用者在Google輸入:「國語禮拜」、「青年崇拜」的時候,出現的並不是自己教會的資訊而已,出現的乃是眾教會的訊息。換言之,過去對語言主體的定位是靠託在職份權力的高低,諸如:牧師大於會眾、資深大於資淺、總會大於堂會。如今,面對語言主體的解放,不只是在權力位階上對舊語言系統造成顛覆,更是在語言場域上形構自然的區隔。因此,任何沒有估量適切於網路肉身的真道,都有可能深陷語言主體錯置的危機當中。

三、 認同關係質量深化的困境:

  由於網路高度異變的特質,使得使用者在內心中亦不期望會有任何宏大敘事的出現,一方面是由於網路流量在橫向連結上的快速攫取,所造成網路閱讀的不堪負荷;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網路世界已經將舊有的「權威=發言權」的宰制邏輯全然解構。前者造成量的迷思,後者形成質的反制。

  就量的角度來看,在網路世界的高度流通中,表面上充斥了巨量的浮面訊息(Information),實際上卻嚴重缺乏深層的信息(Message)。網路使用者每一天都面對許多垃圾郵件的困擾,被要求在電子信箱中以效率的方式刪除不必要的訊息,在不經意中也閱讀了許多質量皆薄的文字。量的沉重,一方面帶來資訊世界必然的文明焦慮症狀,二方面就更促使網路使用者落入量的追尋。這種量化的思維,在商業文明的宰制下教會早已深陷人數增長的量化困局,如今則在網路世界的量化邏輯中,顯得更加危險。

  就質的角度來看,由於網路世界的多元平台設計,解構了少數權力精英宰制群體語境的制約現象,為每一個有意見、有觀點的人,提供許多發言的新權力空間,也因此論述品質的深度相較於論述流量的速度,已經不會是網路使用者最為關注的焦點。而這個量大於質的資訊焦慮症,對教會內部已經受到工商社會淡化的人際互動而言,更是一個雪上加霜的警訊。一方面,網路性格的議題取向約化了生命間細膩的心靈分享,二方面,各家爭鳴的混沌吵雜也形塑一種對於恆定價值的質疑,甚至是否定。牧師言說的權力,輔導關顧的方式,皆可以在網路世界上進行恣意的解構。如此一來,相互認同的關係已然失卻了一份深度的委身作為前提,取而代之的是不斷解消認同的可能性。


【未結之語】

  網路世界對基督信仰的意涵不僅在形式與本質上造成危機,同時卻也提供了一個豐沃的神學土壤。就形式多元的危機來看,追求形式的認同活動,重拾基督教豐富的創造力量!就語言的認同危機來看,更新語言的認同活動,則再現了基督教道成肉身的真理!就信仰關係在質量上的危機而言,解構不當權力與隨處與基督相遇,本質上就是基督信仰的內涵!後續神學建構的再思考,可以在文字的時空之外,於每一個網路使用者的再認同歷程中不斷對話,不停再生………。


作者就讀於東南亞神學碩士班,主修系統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