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庄信德 2003.11.02
长生公司的机场捷运夭折事件,对于台湾总体公共政策而言,不过是一系列政策「劫运」的鳞毛凤角罢了;而高雄市议会议长贿选案,也不过是另一颗受到关注的滚动雪球而已!明眼人皆清楚台湾公共政策的弊端由来已久,综观过去台湾民主历程的发展,忧心者或将盼望落在政党轮替的可能性上,冀望藉由政党政治的力量解决公共政策落实上的死角。但是事实上,我们却在民进党数次重大决策的疏漏中看见,单有极佳的理念(非核家园)仍不足以形成成熟的公共政策!而如果民进党没有在公共政策的决策品质上痛定思痛,那么,政党轮替之后对黑金政治的解构契机,很有可能成为台湾社会另一个更大的结构危机!
从高雄市民政局长王文正踏遍国民党、建国党、民进党的荒谬历程,我们应当醒悟的不只是政客耻感的失落,更是政党机制无法成为公共政策恒定推动的力量。从行政院700亿的抢救失业方案为例,国民党、亲民党光有政策强暴的痛苦感,却没有相对成熟的可行性方案提出,只能停留在召开揭发民进党政策不纯熟的记者会阶段,而没有办法进入政策说明会的地步,这固然是在野与执政的差异,却也突显解决公共政策的决策危机,必须寻找更成熟的出路,笔者认为智库角色的强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从近年来民间智库逐渐成形的现象来看,虽然每一个智库都在程度上扮演着不同政治力的白手套,但就学术研究的基础面而言,毕竟提供一个公共政策沟通的理性平台。如果智库希望避免流于决策的背书角色,应当从三方面着手努力,首先是各专业领域的持续性研究,毕竟政党是在政治舞台上交互轮替,但是专业研究却是朝前进行;其次,是智库间强化相互对话的学术机制,以形成论题方向上的共识;然后,各智库应当建立与媒体间多元的合作关系,寻求将研究论题大众化的方法,以进一步增加民众对于公共议题的认识深度,藉此深化选民的投票品质,让选民对于各政党公共政策分辨的能力,从选举专用的口号式公共政策,提升到真材实料的公共政策内容!
期望未来的台湾能在公共政策上寻找最大公约数,而不是在意识形态上寻找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