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與生活》

| | |
| 轉寄

革命尚未成功?——宗教改革500年的省思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圖片提供/123RF

今年是馬丁路德1517年宗教改革後500年,在基督教圈子裡有些紀念活動,但是在基督教圈子外,卻可能忽略了這個歷史性事件的重要性。事實上,宗教改革運動對於文學、政治和經濟方面,都有極其重大的影響。從下列幾個方面就可以看出來:

由於宗教改革家主張,信徒人人都應該用本國的文字讀聖經,因此,以各國語言翻譯聖經,蔚然成風。這些新翻譯的聖經往往是各國文字(包括英文、德文、法文等)首次有如此包羅萬象、體裁豐富的文學钜著。從此民族文學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由於民族文學的興起,民族自主的觀念也逐漸取代了先前“大一統”的集權思維。因此,民族主義、國家主義以及民主制度也就開始萌芽。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還指出,宗教改革家“信徒皆祭司”和“天職”(calling)的觀念,使群眾的使命感被提升,導致生產力大增,也促使資本主義和近代商業活動開始興起。

當然對基督徒而言,我們更關注的,可能是宗教改革的功過得失——即這是帶來教會的分裂還是教會的更新?基督新教與天主教的關係是仍處於決裂狀態或已經逐漸彌合?當年所揭櫫的改革理念是否已經實現?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略加陳述。

宗教改革的功過得失

歷代以來都有些人將宗教改革運動視之為,好像希臘神話中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釋放出許多妖魔鬼怪一樣。他們認為宗教改革造成了教會的分裂——不但引發了歐洲的宗教戰爭,失去了教會的合一,也在不斷分裂又分裂的結果,在基督教圈子內迄今產生了3萬8千個不同的宗派!

也有人認為宗教改革的兩大主張——「唯獨聖經是最高的權威」與「信徒皆祭司」,無可避免地帶來聖經詮釋的多元化,以及否定外在權柄的個人主義,並進而衍伸出近代的多元主義與後現代思想。總之,這些人認為宗教改革是現代許多社會亂象的始作俑者!

其實,從救恩歷史的宏觀面來看,自從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吃了禁果以來,人類的歷史就是人本主義與神本主義的抗爭。而每個時代多數人的人生觀都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位的,這不僅包括哲學、民間宗教及佛教、道教,甚至中古世紀的天主教也逐漸墮入以人的傳統為核心的信仰窠臼中。

16世紀宗教改革家所要做的,乃是“撥亂反正”的工作,要回歸到以聖經啟示文本(Text)為準繩的神本主義裡去,就好比天文學家哥白尼指出“地心說”的謬誤,而提出“日心說”一樣。因此,他們要煉淨層層的積垢(人為的傳統),使之返璞歸真。宗教改革運動雖激起了千層浪,卻也帶來人類思想的更新與突破。

基督新教(更正宗)與天主教的競合關係

在《宗教改革未竟之業》(The Unfinished Reformation)一書中,作者艾利森(Gregg Allison)和卡司塔多(Chris Castaldo)提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首先,如果我們問:500年來天主教與基督教的歧見依然如故嗎?還是已經大為改善?

其實,自從天主教梵蒂崗第二次大公會議(Vatican Council II, 1962-65)後,雙方的歧見確有縮小,但是鴻溝仍然甚深,難以彌合。例如:梵二會議拋棄了1545年天特會議那種反宗教改革的封閉心態,開始採取比較開放與合作的新立場。他們改口稱基督徒與東正教徒為“分離的弟兄”,也做了許多內部改革——如鼓勵信徒查經、彌撒改用各國本土語言、鼓勵翻譯聖經為各國文字、鼓勵非神職人員的平信徒參與教會事務等。

此外,天主教廷也與一些基督教組織展開對話——如1997年與世界信義宗共同發表有關“因信稱義”的宣言。

但是天主教迄今仍然還堅守一些傳統立場——如教皇無誤論、尊崇聖母馬利亞,以及視教會傳統等同于聖經的權威等等。教皇無誤論是遲至19世紀1870才被確認的,雖然之前已經有人提出這種觀點。其實這並不是指教皇本人所說所作全然無誤(這一點連前任教皇也親自否認),而是指教皇經由教廷正式發出的“教諭”(ex cathedra)是全然無誤的(註1)。然而不但基督教及東正教反對,連天主教徒之內也有很多雜音。所以為了避免混淆與爭論,自1950年以來,羅馬教廷幾乎從未發佈過任何“教諭”!

但我個人認為,有關馬利亞的身分問題,可能是歧見最大,也是最可能造成基督教與天主教徹底決裂的地雷。因為梵諦岡教廷以及歷任教皇曾多次稱馬利亞為“共同救贖主”(co-redeemer)(註2),樞機主教團中甚至有人提議將聖父、聖子、聖母與聖靈並列為“四位一體”。雖然此議仍未被全體樞機主教團所接受,但如果真的發展到這一個地步,那麼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分道揚鑣將難以避免了。

同時,近年來天主教徒的流失率是驚人的。以美國為例,美國人雖有三分之一是出生於天主教家庭,但是其中有40%(約4100萬)已經離棄他們原有的信仰,其中一部分(約1500萬)轉為基督徒。相反的,天主教徒中只有700萬是來自其他宗教(包括無神論)背景的。而且雖然也有一些基督徒轉為天主教徒,但是人數卻少得多。

此外拉丁美洲天主教的衰微,及基督教福音派/靈恩派的增長,也是有目共睹的。1960年代,福音派基督徒只占拉丁美洲人口的4%左右,現在已增加到11%。到了20世紀末, 以各別國家而論,基督徒超過30%的國家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等四個國家。而人口最多的巴西,基督徒也有24%,而哥斯達尼加、智利和多明尼加等國的基督徒也超過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天主教當局的確有重重的危機感。

宗教改革的實意與精神

最近,三一神學院的范浩瑟教授(Kevin Vanhoozer)出版了一本新書《巴別塔後的聖經權威》(Biblical Authority After Babel),他認為宗教改革運動既非革命,也非僅僅是重建(restoration),而是要重新尋回(retrieve)福音的真諦——他稱之為“有創意的回顧,藉以忠心地向前邁進”(To retrieve is to look back creatively in order to move forward faithfully)。

也就是說:重新尋回不等於“複製”,而是將福音重新“翻譯”到當代的文化處境中。使宗教改革的五個“唯獨”(solas)——唯獨恩典(Sola Gratia)、唯獨信心(Sola Fide)、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唯獨基督(Solus Christus)與唯獨神的榮耀(Soli Deo Gloria)——能回應當代教會在詮釋上的混亂與困境。但是這五個“唯獨”卻非各自獨立的教義,而是對福音的本體論、認識論以及目的論的綜合性神學透視。

範浩瑟也指出,今天信徒容易陷入的誤區,乃是對於“唯獨聖經”以及“信徒皆祭司”的誤解。在論到“信徒皆祭司”時,他提到《彼得前書》2:9的“信徒”,是指每位屬於神國度的公民,“君尊”(royal)是強調權柄,而“祭司”則強調信徒詮釋的群體。

換句話說,“信徒皆祭司”並不是鼓勵或縱容每個信徒可以自行其是地解釋聖經,以致於造成混亂。相反地,宗教改革家們都尊重教會神聖的傳統(如歷代的“信經”)。至於“唯獨聖經”,他則強調那是“以經解經”——即以清晰的經文來解釋較為曖昧的經文——─的簡稱。而且“唯獨聖經”乃是強調聖經是最高的屬靈權柄,卻不是狹隘地主張“只用聖經”(Solo Scriptura),而忽略了其他神聖的傳統及教會集體詮釋的權柄。

簡而言之,宗教改革固然曾造成聖經詮釋上百花齊放的現象,以至於可能造成某些亂象出現。但是上帝的美意卻是要讓教會達到“多元卻合一”(Unity in diversity)的境界,而非僵化或獨斷而偏頗的“一言堂”。用範浩瑟的話來說,就是上帝要拆毀巴別塔——即以集權式、單一的話語權和觀念來傳揚“人之名”的企圖,而代之以五旬節聖靈充滿的方式——即各人以不同的角度與見解異口同心地讚美上帝。

準確地來說,宗教改革的精神(spirit)就是“更新的靈”——也就是聖靈。所以宗教改革是一個持續進行中的聖靈更新運動。自宗教改革以來,一波波的屬靈復興浪潮——如德國敬虔派、愛德華茲、約翰衛斯理等——持續地在教會裡繼續做更新的工作。

因此,宗教改革所產生的“更正宗教會”(Protestant)與歷代的福音運動之間,有著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的關係。更正宗教會提拱了更符合福音真諦的神學見解與教會結構,福音運動則提供了信徒內在的生命與動力。范浩瑟曾借用康得的名言說:「更正宗沒有福音運動是空洞的,而福音運動沒有更正宗教會則是盲目的。」

盼望宗教改革的火炬能一代代地薪火相傳,我們乃像保羅一樣,會衷心地說:「這不是說我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們乃是竭力追求……」(《腓》3:12)

註:

1. 關於教皇無誤論請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教宗無謬誤。

2. 關於馬利亞的身份問題請參考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Redemptrix。

作者為三一神學院宣教博士,現在波士頓牧會。

本文與《舉目雜誌》、《海外校園》合作